【環(huán)球網(wǎng)綜合報道】當前兩岸關系緊繃,既有的兩岸交流合作平臺能否維持,至關重要。其中,最具有影響力及代表性的國共論壇,被島內各界視為挽救兩岸關系的“救民稻草”。臺灣《聯(lián)合報》20日發(fā)表社評指出,國共論壇必須要延續(xù)下去,以穩(wěn)住兩岸大局、避免其更加惡化。但如今國民黨新主席吳敦義論壇持續(xù)召開的積極性略顯不足,大陸對其兩岸關系論述也打上問號。若這種情況無法改變,國共論壇恐將偃旗息鼓。這是讓人憂心的事態(tài),吳敦義能否重做考量?
評論稱,在陳水扁執(zhí)政后期,兩岸官方關系非常惡劣,當時若非國共論壇發(fā)揮“定錨”作用,兩岸關系早已不堪聞問。當前蔡英文執(zhí)政,兩岸關系又惡化,官方聯(lián)系管道已中斷一年多,正需要國共論壇補位、維穩(wěn)兩岸民間交流合作形勢。更何況,另一個重要的兩岸平臺,臺北與上海的雙城論壇,今年辦過了,但傳出大陸方面考慮明年暫停辦理;兩岸平臺的空缺變大。
新任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在舉行國共論壇上的表述,過于“輕描淡寫”。如其日前回應媒體詢問今年是否舉行國共論壇問題時,吳敦義直說國共論壇時間不必扣得太緊,一定要順應雙方行程安排。
評論對此指出,這句話的意思是,今年底前,大陸有很多大事要辦、很忙碌,因而今年度國共論壇恐怕辦不成了。這樣也讓人感覺吳敦義是在“牽拖”,及偏于消極。之前吳敦義就任國民黨黨主席時,就改了黨綱中原有的國共論壇正式名稱,不再沿用洪秀柱時期的“兩岸和平論壇”稱法,而改回更早前使用的“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之稱,此舉實已帶出“國共關系不進反退”的弦外之音。
針對吳敦義做法,評論稱,吳敦義刻意要和大陸保持距離,目的很可能是為了爭取中間偏綠的選民,以便拼明年的地方選舉。如果這個理由是真確的,則今年度國共論壇,及依例同時舉行的國共領導人會談都勢必告吹。
因此,評論稱,吳敦義應該把握今年的時機,積極推動國共論壇舉行之事。至于明年,若為選舉而停開一次,各方皆可理解。如果連今年都不辦,則國共論壇“香火”真有斷絕之虞了。無論如何,只要吳敦義下定決心、表現(xiàn)誠意,相信大陸方面會給予正面呼應。
對于吳敦義此前考量,和大陸保持距離,評論直指:真的能拿到較多選票嗎?這是過去的選戰(zhàn)思維。評論指出,如今,大陸已變得更強大,能嘉惠臺灣的資源增加很多;近一年多來,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去大陸就業(yè)或創(chuàng)業(yè),也讓越來越多臺灣民眾相信,臺灣經濟必須與大陸融合發(fā)展才有前途。
在這種情況下,選民心理有可能已經發(fā)生變化,也就是“親中即賣臺”的主觀看法已淡化。反之,當前選民很可能更欣賞“有能力處理好兩岸關系的政黨及其候選人”。因此,評論建議,吳敦義可以通過民調或基層黨干部反映的情況,好好了解選民這方面心理的最新變化。
最后,評論指出,吳敦義若想促成今年國共論壇,還有一項工作要做,就是重建國共互信。因他近來的兩岸論述過于強調“各表”,未凸顯“一中”,加上他取消黨綱中原有的“兩岸和平協(xié)議”主張,致使大陸方面對他的立場有所質疑。所以,吳敦義必須調整兩岸路線,使其清楚呈現(xiàn)“一中”主軸,國共兩黨就不會有溝通障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