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朱穗怡
臺灣問題一直是中美關系的核心問題,也是中美關系中最敏感的問題。而今年臺海局勢受美國因素影響恐怕更明顯。
即將于本月20日上任的美國候任總統(tǒng)特朗普是有美國史上首位有別于華府傳統(tǒng)政治人物的“素人領導者”,其不按牌理出牌的行事風格往往令外界跌破眼鏡。尤其他上月竟打破美國三十多年的外交慣例與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直接通電話,事后甚至揚言“美國為何要受一中原則束縛”,令本已陷入僵局的兩岸關系更添復雜性和不確定性,使中國大陸在處理臺灣問題時也面臨更嚴峻的挑戰(zhàn)。
特朗普在競選美國總統(tǒng)前毫無從政經(jīng)驗,輿論普遍以為他是國際外交政治的“門外漢”,加之他反對TPP、有意從日本和韓國撤回美軍,外界一度認為,相較于主張延續(xù)奧巴馬政府的“重返亞太”戰(zhàn)略的希拉里,特朗普上臺后對華態(tài)度可能較“柔和”。
但“特蔡通話”一事顯然顛覆了輿論的看法,甚至有人預測特朗普上臺后可能與臺灣方面“建交”。倘若如此,恐會引發(fā)戰(zhàn)爭。
中國大陸的《反分裂法》明訂只要發(fā)生三種情況的其中一種,即可采取非和平方式捍衛(wèi)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一、“臺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二、發(fā)生將會導致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三、和平統(tǒng)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而“美臺建交”意味著華府承認“臺灣是一個國家”,將使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顯然屬于第二種情況。特朗普行事雖然難以捉摸,但與臺“建交”似乎并不符合其利益算計。因為這樣將使臺灣失去籌碼的作用,特朗普還能用什么與中國大陸談判呢?
多年來,華府雖然表面上承認“一個中國”,但實際上持續(xù)向臺灣出售武器,保持軍事交流,以這種“兩面手法”牽制中國(大陸)、在中美關系中獲取利益。特朗普從商多年、精于算計,中美之間的利害關系他不會不明白。
盡管特朗普可能不會以“美臺建交”這樣極端、強烈的方式挑釁中國大陸,但近月他對臺灣釋出的種種“善意”絕對不容小覷。
這并非特朗普一時興起、魯莽行事,而是向中國大陸發(fā)出政治信號,藉打“臺灣牌”,迫使中國大陸在中美貿易等問題上讓步和妥協(xié)。他或許會擴大對臺售武,又或者根據(jù)奧巴馬卸任前留給他的禮物“2017年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而提升美臺軍事人員交流的層級,以刺激中國大陸。
雖然特朗普的對華政策仍要待其正式上任后才逐漸明朗,但在“特蔡通話”后,北京應已提高警惕。中國(大陸)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