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11月22日訊 有航空業(yè)界人士接受臺媒訪問時認為,臺灣復興航空連續(xù)發(fā)生空難,外加管理不善、財務狀況惡化,元氣大傷,導致今日局面。
2014年7月23日傍晚,復興航空一架高雄飛馬公GE222班機,在澎湖縣湖西鄉(xiāng)西溪村墜毀,造成48人遇難。臺灣“飛航安全委員會”事后公布調查報告,證實飛機走錯方向,兩名駕駛員均未看見跑道,造成事故發(fā)生。
2015年2月4日上午,另一架復興航空GE235班機,在臺北松山機場附近失事,墜毀在臺北市基隆河,造成43人遇難、15人受傷。其中機上31名大陸旅客,28人罹難,3人受傷。
復興航空雖在空難后力圖改善飛行安全,但營運沒有起色。連續(xù)兩次空難后,復興航空2015年每股虧損1.83元新臺幣,今年前三季再虧3.42元新臺幣,累計已虧掉一半股本,讓復興航空營運雪上加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