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5月2日訊 (海峽導報駐臺記者 燕子)昨天是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不少臺灣政治人物借著這個日子表達對勞工權(quán)益的重視,在勞工團體那里“刷好感”。還剩不到20天就要接掌“大位”的蔡英文,也不忘在臉書發(fā)文,強調(diào)自己的勞工政策六大保障。不過,文章下面頗有網(wǎng)友質(zhì)疑,這六大政策看上去好美,但仔細分析就發(fā)現(xiàn)還是在含糊其辭。
蔡英文的“勞工政策六大保障”,分別指的是薪資要增加、工時要減少、保障非典型勞動者、支持青年及中高齡就業(yè)、照顧遭受職災勞工和鼓勵組工會。早在選前,這幾項勞工政見就已經(jīng)被批為“騙選票”。以工時要減少這一項為例,蔡英文當初承諾的是:“在每周40工時制度實施后,我們要真正落實周休二日,并研擬提高加班費的計算標準;修法限縮責任制,讓臺灣不再有‘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讓勞工有真正可以休息的時間。”不過當時就被踢爆,蔡英文與資方座談時,說的明明是“勞工一年放假100多天,的確假日放太多”。此類“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的行徑,恐怕趁勞動節(jié)之際刷再多好感也是白搭。要知道,即使這六項勞工政策不靠譜,還都是被勞工團體“逼”出來的。
應該說,蔡英文在勞動節(jié)對著勞工階層“刷好感”的做法,是她目前思維模式的一個縮影。從勞工團體的不滿意,到企業(yè)界的不買賬,再到臺灣輿論的“不期待”,蔡英文固然正躊躇滿志邁入“總統(tǒng)府”,但擺在她面前的各種來自臺灣內(nèi)部的“怨氣”,就已經(jīng)夠她喝一壺。如果覺得自己輕松選贏就可以不必顧慮凡事都搞“蔡式模糊”,躺在選票上睡大覺,那一定會做噩夢。畢竟臉書上刷再多好感,“空心”也變不了實心,“小清新”更救不了臺灣經(jīng)濟社會當前的痼疾。蔡英文與其忙著在臉書發(fā)文,不如真的去好好勞她該勞的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