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微博)12月28日訊 全臺二十二縣市議會議長日前改選,國民黨一舉拿下十七席,民進黨僅得三席,這與之前的縣市長選舉結(jié)果完全相反,雖不能說是大局已經(jīng)逆轉(zhuǎn),至少使二O一六大選國民黨仍有一線生機,但這究竟是危機或轉(zhuǎn)機?恐怕還要看國民黨高層如何因勢利導(dǎo)。 臺“中央日報”社評稱,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全面潰敗,特別是縣市長部份,六個“直轄市”僅保其一,十六個縣市僅得其五;而在縣市議會部份,民進黨也大有斬獲,若干縣市部份已超過半數(shù),因此在議長選舉之前,外原本以為民進黨將會乘勝追擊,以摧枯拉朽之勢,讓國民黨潰不成軍。然而,選舉結(jié)果,議長部份,國民黨竟然贏得十七席,只比上屆少掉一席,副議長贏得十五席,比上屆還多了兩席;而民進黨則贏得三席議長、五席副議長,分別比上屆各多一席。 國民黨在九合一大敗之后扳回一城,其真實意義不在席次的多寡,而在于穩(wěn)住基本盤,使藍(lán)營士氣與信心不至于崩潰,避免兵敗如山倒的狀況;再者,議長對議程的安排與議事的處理有很大的影響力,相當(dāng)程度的掌握預(yù)算生殺大權(quán),如此一來,即使在綠營執(zhí)政的縣市,也會變成藍(lán)綠共治,不僅讓綠營“地方包圍中央”的策略難以完全施展,也使二O一六年原本不看好的“立委”與“總統(tǒng)”大選出現(xiàn)轉(zhuǎn)機。 不過,穩(wěn)住陣腳并不意味扳回劣勢,更不表示國民黨就可以高枕無憂;因為議長選舉只要“操作得當(dāng)”,每每可以以少勝多,而議員選舉則是一票票的累積。在九合一的議員選舉中,國民黨固然在十六個縣市中以得票37‧62%勝過民進黨的27‧59%,但在“六都”國民黨總得票率36‧49%,還不敵民進黨的41‧63%,除了桃園以六個百分點占優(yōu)之外,其余“五都”的得票都輸給民進黨;換言之,如果配票得當(dāng),民進黨很可能在“六都”的市議員席次上就取得多數(shù),議長選舉能夠操作空間必然較小。     | 
 
																蔡英文。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濁水溪以南6縣市的天空經(jīng)常霧茫茫,但政治版圖卻綠油油。鑒于民進黨執(zhí)政縣市經(jīng)營有方、江山穩(wěn)固,不僅多數(shù)縣市國民黨找不到良將征戰(zhàn),綠營選將也在缺乏藍(lán)營對手的前提下,拔劍四顧視茫然,將初選視為大選,炮口對內(nèi)、廝殺割喉慘烈。藍(lán)營為何無力回天?長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