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杭州8月21日電 8月20日,在浙江杭州舉行的2024第十屆中華慈孝文化節(jié)上,英籍臺商、中華海外聯(lián)誼會名譽理事、上海彪亨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董淑貞獲2024年度中華慈孝人物榮譽。頒獎儀式上,她的兒子龐瑋穎流著淚,替身患癌癥的母親接過獎杯。
“我如果不幸走后,會留下一億元(人民幣,下同)捐贈。愛和慈悲是我信念的終點,因為善良將是我的墓碑。”得知獲獎消息后,這位心懷大愛的女性如是寫道。

20日,在浙江杭州舉行的2024第十屆中華慈孝文化節(jié)上,龐瑋穎(右)替正在接受化療的母親董淑貞接過獎杯。主辦方 供圖
貧寒歲月造就不屈靈魂
在龐瑋穎的心目中,母親一直是大愛的踐行者。
小時候,母親總會做一些令他不理解的事情:剛領過薪水的母親會直接捐錢給一個不認識的乞丐;開車路過已經(jīng)死去的貓貓狗狗,母親會毫無顧忌地帶走它們并找地方安葬;在臺商宴會的時候,她會拿著桶一桌一桌向會員募款,捐給孤兒院及罕見疾病的病患……
“她從來不會在意外界的眼光,一切都是為了慈善。”龐瑋穎說。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董淑貞出生在臺灣高雄一個貧寒的家庭。還在接受義務教育時,她就早早外出打工。后來,從事化妝品銷售、推銷禮盒等工作,讓董淑貞小有積蓄,并借助RO(反滲透凈水)產(chǎn)業(yè),積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年少時,我曾經(jīng)歷過許多辛酸苦辣。能有成就,就是因為從來沒有放棄過學習。白天幫傭打工,晚上還要去上5個小時的夜校。為了攢學費,寄人籬下,飽受欺負。”董淑貞說,這段經(jīng)歷,使她更能與貧困學子感同身受。

董淑貞捐資助學活動現(xiàn)場。受訪者 供圖
心懷大愛拓展慈善事業(yè)
二十一世紀初,董淑貞到上海創(chuàng)建公司,因為時代機遇和不懈努力,事業(yè)愈加紅火。這時,她開始把更多目光放在慈善事業(yè)上。
2002年,她到江西開展商務考察,看到當時的偏遠山區(qū)有很多留守失學兒童,他們的父母為了生計早早離開家鄉(xiāng)到外地打工,無暇顧及孩子的教育和成長。于是,董淑貞開啟了在大陸的慈善事業(yè)。她資助這些孩子,捐助愛心食堂,親自為孩子們打飯,穿著民族服裝與孩子們一起升國旗,資助修建公路讓孩子們不再翻山越嶺上學。
如是善舉,讓她被孩子們親切稱“董媽媽”。多年來,“董媽媽”將創(chuàng)業(yè)所得全部奉獻于慈善事業(yè),截至目前,在江西、四川、河南、安徽、上海等十多個地方捐資上億元,幫助困難學生超過1.8萬名。其中,很多人在考上大學、讀研究生后會寫信給“董媽媽”,有的孩子還專門用繁體字書寫。這些信件,成為董淑貞的精神力量。
2016年10月,董淑貞不幸被查出患肺癌第三期。“我會積極配合治療,給孩子們留下一個堅強的形象。在我還清醒的時候,把能做的善事繼續(xù)做好。”她說。
善良將是最后的墓碑
2021年,董淑貞立下遺囑,將在大陸的全部財產(chǎn)捐給慈善機構。她說,即使“董媽媽”今后不在了,自己的愛還能夠延續(xù)。
實際上,董淑貞的愛遍布人間。早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她就捐資幫助流浪動物尋得家園,如今在中國各地共捐助16個基地,收留上萬只流浪動物。
海外也有她的慈善足跡:在海地造水井,在柬埔寨、尼泊爾捐資建學校,在老撾、古巴、英國捐贈食品給貧困人群……“媽媽把我們華人的善意分享給了世界,傳播了中華民族的善文化。”龐瑋穎說。
“我去過全世界9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始終為自己是一名中華兒女而驕傲自豪,希望能用愛心延續(xù)兩岸親緣、展示華人形象。”董淑貞說。
龐瑋穎說,母親現(xiàn)在身體很不好,正在接受化療。給她打電話的時候,她總是有氣無力的,但她一直惦記著她的孩子和流浪動物。
“我和我的團隊未來一定會繼續(xù)執(zhí)行她的慈善項目,把這份大愛傳承下去。”他說。
【 來源:中新網(wǎng) 張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