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5日,參觀者在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參觀《不屈的寶島 丹心向祖國——臺灣同胞抗日史實展》。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新華社北京10月25日電(記者羅鑫)為紀念臺灣光復80周年,《不屈的寶島 丹心向祖國——臺灣同胞抗日史實展》25日在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開幕。
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館長羅存康介紹,本次展覽分為“吾土吾民 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寶島悲歌 臺灣被日本強行侵占及殖民統治”“奮起反抗 兩岸同胞掀起抗日斗爭高潮”“堅韌不屈 臺灣同胞頑強反抗侵略壓迫”“共御外侮 臺灣抗日斗爭匯入全民族抗戰(zhàn)洪流”“臺灣光復 中華民族取得抗日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6個部分,共展出圖片387張、文物453件,全景式再現臺灣同胞英勇不屈地進行抗日斗爭的光輝事跡。
“在國家設立的首個臺灣光復紀念日舉辦主題展,就是為了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兩岸同胞同呼吸、共命運,將共同開創(chuàng)更加美好的未來。”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副館長李志東說,不少臺灣同胞、大陸涉臺機構捐贈了很多文物,如丘逢甲撰文的十六聯屏,反映了臺灣同胞心向祖國的心聲。
全民族抗戰(zhàn)爆發(fā)后,許多臺灣同胞沖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國大陸直接參加抗日斗爭。展覽中所呈現兩岸共御外侮的歷史讓在京臺青林彥辰頗為感慨:“寶島臺灣的命運始終跟大陸緊密相連。”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這個展覽更加突出了這個無可辯駁的史實。”林彥辰說,“在大陸生活、學習多年,我看到大陸日新月異的發(fā)展變化,希望更多臺灣青年投身到大陸的建設之中,與大陸同胞共同為了兩岸和平統一、民族復興貢獻力量。”
強制臺灣同胞使用日語、迫使臺灣學生參拜日本神社、迫使臺灣婦女改穿日本和服……一張張反映日本在殖民統治時開展“文化奴役”的歷史照片,讓在京臺青周晶想起自己的祖輩到大陸通過組織文藝活動參與抗戰(zhàn)的故事。周晶說,設立臺灣光復紀念日,舉辦臺灣同胞抗日史實展,能讓臺灣青年直面這段歷史,未來自己將把祖輩的收藏捐給抗戰(zhàn)館,希望更多臺灣青年來這里了解共同抗戰(zhàn)的歷史。
轉動裝置,“噍吧哖事件”戰(zhàn)場舊址等臺灣同胞抗日遺址遺跡在數字屏幕上一一清晰呈現,掃描二維碼后就可以保存相關照片;在AI互動裝置前,“穿越”回臺灣光復的那天拍照留念……“展覽以多樣的方式,將珍貴的歷史資料進行生動呈現。”前來參觀的北京大學大二學生顧馨月說,“祖國統一的歷史大勢不可阻擋。”

10月25日,參觀者在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參觀《不屈的寶島 丹心向祖國——臺灣同胞抗日史實展》。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10月25日,參觀者在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參觀《不屈的寶島 丹心向祖國——臺灣同胞抗日史實展》。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10月25日,參觀者在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參觀《不屈的寶島 丹心向祖國——臺灣同胞抗日史實展》。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10月25日,參觀者在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參觀《不屈的寶島 丹心向祖國——臺灣同胞抗日史實展》。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10月25日,參觀者在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參觀《不屈的寶島 丹心向祖國——臺灣同胞抗日史實展》。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10月25日,參觀者在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參觀《不屈的寶島 丹心向祖國——臺灣同胞抗日史實展》。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10月25日,參觀者在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參觀《不屈的寶島 丹心向祖國——臺灣同胞抗日史實展》。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