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6月6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燕子、林靜嫻/文 柳瑞鴻、鐘洪/圖)昨日“打破界限”海峽論壇首屆創(chuàng)意涂鴉大獎賽進入第三日,兩岸選手們的作品繪畫進度也進入最后階段。為了讓作品以最完美狀態(tài)呈現(xiàn),選手們在收尾工作中依然處處精益求精,希望能在比賽中拼出佳績,畫出“青春范”。
昨日上午集美大社飄灑著零星小雨,但并沒有冷卻涂鴉現(xiàn)場熱火朝天的比賽氛圍。比賽結(jié)束的時間不斷臨近,每一組畫作都還留有未完工的部分。海峽兩岸的選手們緊鑼密鼓地進行著最后的繪畫工作,一筆一畫填涂著共同的夢想。
要在短短的幾日賽程內(nèi)完成一幅墻面涂鴉并非易事,但年輕的學子們并沒有因此而松懈。每一次落筆都要求盡善盡美,站在作品前反復琢磨,就連人物肌膚上的紋路都不肯落下。“要收工我們可以隨時收工,但我們讓完成度更高一些。”《女人花》作品的畫手在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夢與自由》這幅作品中,“魚躍龍門”的形象已經(jīng)幾乎完整地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但來自臺灣景文科技大學的指導老師劉冠辰則告訴導報記者,學生們會在墻面上繪滿更有層次的祥云圖案。而在距離這幅作品的不遠處,《孩子們的奇幻國度》作品團隊的畫手,則正在用畫筆在墻角水電箱上繪制一朵火紅的鳳凰花,記錄下這個在廈門度過的美麗夏天。
選手們洋溢的熱情也感染了當?shù)厝耍瑢笥浾咴诂F(xiàn)場看到,有不少大社的居民紛紛灑掃庭院,將屋內(nèi)的花草綠植搬到戶外,和選手們的作品一起裝點著自己的家園。也有住在附近的集美居民特地跑到大社拍照打卡。“我覺得這樣真的很棒。”路過的居民對導報記者說,“看到自己家附近像變了一個樣子,挺開心的!”
海峽論壇首屆創(chuàng)意涂鴉大獎賽將于7日上午舉辦評審會,7日下午在集美大社戲臺舉辦頒獎典禮。哪個團隊的作品能在6幅涂鴉作品中脫穎而出?答案明日就將揭曉!
記錄
相聚大社 逐夢72小時
鍾媛、陳韋成、何佳諭、林詠潔、張雅嵐……這群臺灣年輕人6月2日晚間從不同地方來到廈門,那時他們對自己將要進行的涂鴉藝術(shù)創(chuàng)作,全部概念都只停留在紙上。從藍圖到完成,只有短暫的三天。三天是多長呢?加上吃飯睡覺的時間,也才72小時。而這,就是留給他們逐夢的全部時間。如今,72小時倏忽而過,六個小組的涂墻作業(yè)也已大體完成。相聚大社的這幾天,他們都經(jīng)歷了什么?又感受了什么?
6月3日上午9點 萬萬沒想到
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第一次來廈門。然而鼓浪嶼、中山路、曾厝垵……對他們來說暫時只能是“浮云”。因為從6月3日一早進駐集美大社開始,他們幾乎就沒有離開過。
古樸悠遠的村落帶來無限藝術(shù)遐思,卻也給兩岸年輕人送上了此次涂鴉大獎賽的第一道“附加題”。“BE YOUNG”團隊預定進行涂鴉的墻面,是6組之中唯一的豎幅構(gòu)圖墻面,最高處離地面有三層樓高。萬萬沒想到的是,運送腳手架的車輛意外堵在了路上,無法按時送達。怎么辦?答案是迎難而上,找在地的居民先借梯子開工啦!
同樣遭遇“萬萬沒想到”的,還有“夢與自由”隊。實地創(chuàng)作前,他們只知道屬于自己的那面墻大概長什么樣。等到真正站在了刷白的墻壁面前,這一組的臺灣青年們才發(fā)現(xiàn),原來與這面成900直角的,是一座外部墻面已經(jīng)貼滿傳統(tǒng)壁畫的古厝!這座古厝的外觀典雅質(zhì)樸,與大社的古村氣質(zhì)渾然天成,卻也對將要在一邊的墻面進行涂鴉創(chuàng)作的藝術(shù)工作者,形成了一種“無言的挑戰(zhàn)”。如何讓涂鴉與古厝融為一體不突兀?成為了這一組選手逐夢路上的第一個問題。問題該如何解決?留給他們的思考時間并不多。畢竟其他組的小伙伴,都已經(jīng)抓緊時間在大展宏“涂”了。
6月4日晚上8點 人為什么要睡覺
萬事開頭難,開了頭之后,讓人著急上火的唯有“時間”。如果說涂鴉大獎賽涂墻作業(yè)第一天的主題是“萬萬沒想到”,那么進入第二天各項工作都上手之后,大概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想問自己“人為什么要睡覺?”
而這一天的天氣,仿佛也感染了藝術(shù)工作者們的自由奔放,烈日與急雨隨機播放。但這并不能對各組的涂鴉創(chuàng)作造成實質(zhì)影響,因為他們已經(jīng)迅速發(fā)明出了各種方法,應(yīng)對不同的天氣狀況。就連雨傘都能掛在腳手架上,找到最舒服的姿勢,無論遮陽還是遮雨,全都沒問題。
在熱火朝天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原本并不相識的兩岸年輕人,也漸漸熟悉了起來。逐漸顯現(xiàn)的,不僅有墻面上的涂鴉,還有初生的友情。微信群里的對話經(jīng)常是這種“畫風”:“?。∥覀兘M的顏料用完了怎么辦?”“哎呀不要急,先借別組的用一下!”
在當?shù)鼐用竦难劾?,這群“好像不用睡覺”的年輕人也特別有趣。清晨,隔壁的阿嬤出門鍛煉,看到他們在畫;阿嬤中午午睡醒來,看看窗外:“這么熱,他們還在畫啊”;而晚上星星滿天了,這群年輕人還在挑燈夜戰(zhàn),年輕就是有精力啊!
6月5日下午3點 水洗一下比較好看
人忙起來也就忘了時間,等六組參賽選手稍微能放慢節(jié)奏的時候,72小時已經(jīng)過去了一大半。原本雪白的墻面上已經(jīng)色彩斑斕。
可以說,短短的三天時間,選手們在用畫筆細致描繪著古厝磚墻紋路的同時,心也與這個地方緊密地融合在了一起。他們仿佛已經(jīng)在大社生活了三個月,而不是三天。
5日下午,正在選手們埋頭創(chuàng)作的時候,一輛運滿回收物的電動車從他們身旁緩緩開過。車上的廢棄物裝在包袱中,堆成了一座小山,隨著車身的晃動搖搖欲墜。一旁作畫的臺灣選手見狀,立刻放下手中的畫筆,上前幫司機扶住了車上的包袱。直到目送電動車平穩(wěn)地開遠,才返回自己的崗位。
當有兩岸媒體來采訪,打算讓選手在各自的畫作前合影的時候。有當?shù)鼐用衲弥茏吡诉^來,“來,用水洗一下比較好看”。居民幫選手們沖刷掉了濺上墻根涂鴉上的泥點,選手們在煥然一新的作品前,留下了燦爛的笑臉。“阿嬤,這個給您放在哪里?”“放到里面就可以啦!”天氣炎熱,在日頭下繪畫的選手必須不斷補充水分,手邊有許多飲料瓶來不及丟棄。一直坐在涂鴉墻對面觀賞選手們作畫的老奶奶見狀,直接將選手們請進屋內(nèi),讓他們把廢棄物先堆放在自家院落里,幫他們處理……
72小時過去,涂鴉已近尾聲,而參賽選手們與集美大社的緣分情意,顯然才剛剛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