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著名兒童詩人林煥彰與孩子們一共“悅讀詩歌、分享童趣”?!『瘟柘?攝

臺灣著名兒童詩人林煥彰與孩子們一共“悅讀詩歌、分享童趣”活動現(xiàn)場?!『瘟柘?攝
中新網漳州6月1日電 題:臺灣詩人在大陸過“六一”:讀童詩,享童趣
作者 何凌霄
“今天是你們的節(jié)日,我也很想跟你們一樣,回到小時候,回到童年。”6月1日,正值“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臺灣著名詩人林煥彰來到福建漳州海西博文書店,與孩子們一起“悅讀詩歌、分享童趣”。
或許有很多人不認識林煥彰,但很多人一定讀過林煥彰的詩。“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常常跟著我/就像一條小黑狗/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常常陪著我/它是我的好朋友。”林煥彰的詩《影子》,被收進了大陸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課本中。
林煥彰此次來漳州是參加2018閩南詩歌節(jié)的。恰逢“六一”,他現(xiàn)身“詩歌悅讀與童趣分享”現(xiàn)場,與孩子們互動頻頻,氣氛熱烈。
“如果鳥兒要飛/一定得有翅膀,那必須是/成雙的/詩和畫,是我的/想象的翅膀/我要寫時,我得靠它們/飛得更高/更久,更遠……”林煥彰為孩子們朗誦了他的作品《詩和畫》。
“有了翅膀,我就可以到處飛,是最自由的,我得到了快樂。”他問孩子們,“你們想象自己的翅膀是什么樣子的嗎?”
孩子們也積極回應林煥彰不時拋出的疑問,偶爾也提出自己的問題,“您的詩和畫是怎么想象的?”
“真是厲害的問題。”對于小朋友的提問,林煥彰笑著回答,“我的詩和畫不是想象的,它們都是玩出來的。”
“玩文字、玩線條、玩色彩、玩空間,最重要的是玩創(chuàng)意。”林煥彰認為,創(chuàng)意是別人看到的時候覺得有趣的東西,而且是別人沒有的,屬于我們自己的。
他告訴孩子們,把這些當作玩具來玩,就很開心、很投入,打發(fā)時間可以玩,發(fā)呆時可以玩,一個人的時候也可以玩,“學會跟自己玩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談及兩岸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林煥彰說,早期,兩岸的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都認為“文以載道”,肩負著教育的使命,所以兒童詩歌這一類的文學作品的趣味性比較低,更注重“育人”,當中的文學性就變成了隱藏的藝術。
“后來,臺灣的文學創(chuàng)作氛圍早于大陸有所改變,慢慢的我們更加注重創(chuàng)意,在兒童詩歌的創(chuàng)作上更加直白,讓孩童一看就能明白;大陸也漸漸地在改變、融合,語言上不再那么隱晦,精神上也不再那么肅穆,越來越有兒童文學的樂趣。”林煥彰說。
對于兒童詩歌的創(chuàng)作,林煥彰有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寫詩的時候要蹲下來寫,要以跟孩子一樣的高度來對待創(chuàng)作;兒童詩為兒童寫,要用什么樣的語言和題材來創(chuàng)作,拿什么給兒童看,會不會對他們造成負面的影響,這都是需要考慮的。
“永遠不要小看孩子,不要把他們想得太幼稚無知,有時候我們的理解不如他們,孩子們有很高的品味和領悟力,他們的純真是成年人淡忘的童年,值得好好珍惜。”年近八旬的林煥彰感慨道。(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