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年前,2歲的阿牛在家玩積木,積木背后印的《涼州詞》引起了他的興趣,爸爸教他讀了幾遍,“沒想到他一下就記住了”。之后,爸爸買了一些古詩讀本,閑暇時給孩子朗讀幾次。“閱讀是一輩子的習慣,教他從小背詩是培養(yǎng)閱讀的興趣,而不是鍛煉記憶力?!?
爸爸更喜歡通過現(xiàn)實場景潛移默化影響,比如晚上抱著阿牛去環(huán)島路玩,會指著大海說:“‘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說的就是這幅場景?!卑⑴旁姷呐d趣越來越濃厚,但爸爸卻感覺古詩讀多了,“有些悲春傷秋的味道”。他開始教育阿牛讀《道德經(jīng)》,“里面有做人的道理,處世的立場?!?
憑著閱讀古詩的積累,阿牛硬是認識了很多漢字,4歲起他竟能自己讀《道德經(jīng)》了,但晦澀的語句卻讓他經(jīng)常失去耐心。這時,爸爸便會買幾個玩具,讓阿牛通過背書的方式“贏得小伙伴”。爸爸相信《道德經(jīng)》的道理,孩子長大了就會知道,“不要求他能記住書的內容,而是讓他知道再難的書只要堅持都能讀下來”。
導報記者 朱黃 梁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