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書豪媽媽。李駿 攝
2019年的年末,曾經席卷全美的“林瘋狂”登陸CBA聯(lián)賽。當這股“旋風”真正刮至球迷身邊,人們發(fā)現(xiàn),在中國球迷心中,他的魔力并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減少——全國各地,林書豪都能“反客為主”,專程來看他的球迷無數(shù)。然而他身邊最忠實也最特別的擁躉,永遠是他的媽媽吳信信。
8日,當林書豪當選2019年華僑華人年度人物后,前來代他領獎的,也是他的媽媽。
“Good game!Good win。”如今回憶起林書豪CBA主場首戰(zhàn)后母子二人的對話,林媽媽說,她最先祝賀了自己的兒子。
北京時間2019年11月6日,北京凱迪拉克中心,林書豪完成了他加盟CBA后的主場首戰(zhàn)。結束了比賽的林書豪興奮地脫下球鞋扔給球迷,甚至連護腕和護臂都扔上了看臺。最終走入球員通道時,他是赤腳、赤膊離開的。但在這之前,他仍舊“保持理智”,把自己的球衣留給了在場邊觀戰(zhàn)的媽媽。
球員通道口,林媽媽顯得比兒子還要興奮,擊掌,擁抱,與林書豪分享喜悅,甚至是身上的汗水。

主場首戰(zhàn)后,林書豪與媽媽擁抱。
“他問我要不要自己的球衣,我說當然要,現(xiàn)在就要。他說,你要我現(xiàn)在脫嗎,都是濕的?我說對,現(xiàn)在就給我。”林媽媽這樣回憶當時母子擁抱后的對話,“那時我沒多想,只想著球衣不要等一下被別人要去了,我想要這件。”
“我當時很開心,不只是收到了那件球衣,而是說他想到要把球衣留給我。”林媽媽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除了喜悅,語氣中似乎還透露著絲絲的自豪感。
這樣的自豪當然不只來自于兒子取得的成就和影響,更來自于作為一個母親,所收獲的來自兒子的愛和信賴。

林書豪把主場首戰(zhàn)的球衣送給媽媽。
在林書豪口中,“媽媽”兩個字總是掛在嘴邊。在他的社交媒體里,除去比賽的內容,出鏡最多的總是媽媽。他曾在許多賽后曬出媽媽現(xiàn)場觀賽的照片、母親節(jié)為媽媽送祝福,還曾在說起北京的冬天時提起,“媽媽總是不高興我討厭湯”。
但林媽媽說,兒子也并非人們想象的那般百依百順:“他其實蠻有自己的想法?,F(xiàn)在他已經長大,很多事情他自己可以做決定。小時候他會跟我吵、會跟我煩,但到最后他如果覺得我的講法是對的,他會聽??墒窃谀莻€過程當中,他并不是那么乖。”
說起兒子的“叛逆期”,林媽媽回憶道:“高中有一次,他選了一堂數(shù)學課。那一年剛好球賽壓力也很重,我建議他不要修那堂課,但學校老師不建議我這樣做,說這樣會讓他覺得自己功課沒那么好。后來我們兩個討論了很久,本來他是不愿意的,但我分析給他聽以后,他覺得有道理就沒有選?,F(xiàn)在讓他修那堂課,他也不會修的。”

林書豪曬與媽媽吃甜點照。圖片來源:林書豪微博
“其實也是我的錯誤,因為曾經讓他數(shù)學跳過級,學得不夠扎實,所以那堂課才可能修不好。”如今回憶起這件事,林媽媽還不忘反省自己,但她仍然有些驕傲的開玩笑說:“媽媽永遠是對的。”
雖然是玩笑,但林書豪對母親的信賴和愛,卻是實實在在的。
說起這樣的母子關系,林媽媽有一個特別的形容:母子關系銀行。她解釋說:“在他們小的時候,我花很多時間在孩子身上,我完全參與他們的成長。他們去哪里要打球,要干嘛,我都接受。在這些事情中,他看到媽媽愿意花時間陪他,他知道你愛他。所以我對自己來說,那個時候是在母子關系銀行里面放了存款進去,以至于后面有的時候要提款的時候就比較容易一點。”

圖為林書豪母親代表林書豪領獎,中國女籃原隊長宋曉波頒獎。中新社記者 翟璐 攝
其實,林媽媽對于林書豪的要求和干預并不多,“提款”的需要也并不頻繁,但每當“賬戶”需要打開,都是在關鍵的時候。
“我一開始并不認為他能打職業(yè)籃球,但我很支持他,因為這是他的喜好。我不可能預先知道將來什么事情會發(fā)生在他身上,所以他喜歡什么就去做什么。”林媽媽袒露了對林書豪的“籃球夢”最初的想法。出于這樣的想法,林媽媽“提了款”。
“關于打籃球我們談過,我相信每一個愛打球的男生都希望將來打NBA,他小時候也是這樣。我只是讓他知道,做NBA球員不是那么容易的。你打得再好,你再有天分,可能一次受傷就沒了。所以我說,你要打球可以,但需要修好學業(yè),要有一個后備的職業(yè)。當你受傷的時候、你不能再打球的時候,你還可以去生活。”
話雖如此,林媽媽卻也坦言,對兒子的職業(yè)從來沒有什么特別的期望。她唯一的標準就是——兒子開心就好。

林媽媽對林書豪職業(yè)期望唯一的標準就是:開心就好。資料圖:圖為林書豪。中新社記者 張興龍 攝
“來CBA打球的決定是家人和團隊一同決定的,我唯一問他的就是,你覺得會不會開心?他說他覺得會,我們就決定來了。”
林媽媽說,同樣的問題,她在林書豪職業(yè)生涯初期也曾經問過。“那時我會禱告說,如果這是他要走的路,為什么要走的這么辛苦。我也會給他建議,不要勉強自己,沒人強迫你,如果你覺得快樂就打。但是你真的快樂嗎,這是我們需要討論的問題。”
后來發(fā)生的一切人們知道,“林瘋狂”席卷聯(lián)盟,林書豪作為亞裔球員,也逐漸站穩(wěn)了腳跟。

來CBA打球后,林書豪和父母。圖片來源:林書豪微博
如今回想起來,林媽媽最為自豪的卻并不是林書豪獲得的成就與影響。“我只希望他做一個謙卑的人。其實他是一個個性很強的孩子,我覺得他有領袖氣質,但也有點驕傲。他現(xiàn)在確實成為了一個謙卑的人,但這中間經過了很多掙扎。”
說起這些掙扎,林媽媽說,讓林書豪真正改變了性格的關鍵節(jié)點,在于高中的一次受傷:“高二的時候,他們那年應該可以得到加州第一名的??墒呛髞硭芰藗荒苌蠄?,整個比賽都輸?shù)袅恕D且淮问軅屗l(fā)現(xiàn),其實很多事情不在他掌控當中。”
很多事情都不在他的掌控中,高中時期的林書豪就知道了。而事后來看,林書豪在接下來的NBA生涯里,還會不止一次的體驗這種滋味,但他依舊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走過了接近十個年頭。而他與媽媽“母子關系銀行”里豐厚的“存款”,定然是支撐他跨過這一切未知的力量源泉。(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9日電 李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