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2年冬奧會20日閉幕,中國代表團獲得9金4銀2銅共15枚獎牌,創(chuàng)造了其參加單屆冬奧會的最佳戰(zhàn)績。
這份答卷令人驚喜,卻并不讓人驚奇。因為在7年前,這一切就已埋下了伏筆。
2015年7月31日,北京正式獲得2022年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舉辦權(quán)。從這一天起,中國就開始籌劃這場世界首個“雙奧之城”的冰雪之約。
7年來,中國近1/3的冬奧小項從無到有,聚沙成塔。從2015年開始,中國組建了近30個小項的國家隊,大量優(yōu)秀運動員從田徑、武術(shù)、體操、賽艇等項目通過跨界選材匯集到“冰天雪地”,中國冰雪運動健兒數(shù)量成倍增長。

2月20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四人雪車比賽在國家雪車雪橇中心舉行。圖為中國隊選手孫楷智/吳青澤/吳志濤/甄恒在比賽中出發(fā)。 中新社記者 何蓬磊 攝
在本屆冬奧會上,最大規(guī)模的中國代表團實現(xiàn)了最全項目參賽,獲得了全部7個大項15個分項109個小項中的逾百個小項參賽席位,比2018年平昌冬奧會增加了近50個小項,其中超過30個小項是首次登上冬奧會舞臺。
7年來,中國冬奧項目從偏到全,歸正反本。以往整體水平相對落后的中國冬奧軍團,還存在著嚴重的“瘸腿”現(xiàn)象。在前11屆冬奧會上,中國代表團共獲得13枚金牌,其中12枚來自冰上,只有1枚來自雪上項目。

2月20日,中國隊選手巴亞尼·加林(35號)在比賽中。當(dāng)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越野滑雪女子30公里集體出發(fā)(自由技術(shù))比賽在國家越野滑雪中心舉行。 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隨著中國冬奧項目的全面開展,和這7年來的臥薪嘗膽,“冰強雪弱”的格局在本屆冬奧會上徹底改觀,在中國代表團的9枚金牌中,5枚來自雪上項目。
7年來,中國冰雪運動的發(fā)展從弱到強,撥云見日。中國從1980年首次參加冬奧會,經(jīng)過22年的等待,才于2002年的鹽湖城獲得首枚冬奧會金牌。
在此前的11屆冬奧會上,中國獲得金牌數(shù)最多的一屆是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的5枚。本屆冬奧會,中國代表團金牌總數(shù)不僅遠超溫哥華冬奧會,還在金牌榜上超越美國位居第三。
7年來,大批青少年在“北京冬奧會”的召喚下走進冰場、雪地,成為中國冰雪運動發(fā)展的希望之星。在本屆冬奧會上,18歲的谷愛凌獲得2金1銀、不滿18歲的蘇翊鳴獲得1金1銀,短道速滑隊的兩名“00后”李文龍和張楚桐分別獲得1銀1銅……根據(jù)官方數(shù)據(jù),此次中國代表團有131名運動員是首次參加冬奧會,占運動員總數(shù)的74.43%。
站在競技體育的角度,“北京冬奧”吹響了集結(jié)號。在“全國一盤棋”的運籌帷幄之下,中國冬奧項目出現(xiàn)了跨越式發(fā)展。而對于冰雪運動而言,“北京冬奧”則是召集令,推動中國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進”,中國“冰雪版圖”日益擴大,冰雪運動“難出山海關(guān)”被永久封存為歷史。
北京冬奧申委副秘書長、新聞發(fā)言人王惠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稱,北京申辦冬奧會時,全球參加冰雪運動的人數(shù)是2.7億。因此,當(dāng)中國承諾北京若舉辦冬奧會將“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時,曾招致不少人懷疑。
但如今,中國已然踐諾。截至2021年10月,中國冰雪運動參與人數(shù)達到3.46億,居民參與率達到24.56%。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表示,只有在中國,才能實現(xiàn)這樣一個愿景,“可以說是打開了一個新的紀元”。中國實現(xiàn)了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愿景,將大大改變世界冬季運動版圖,帶動全球冬季體育產(chǎn)業(yè)發(fā)展。
是的,新的版圖、新的紀元!這是北京冬奧會留給中國、留給奧林匹克、留給全球冰雪運動的巨大財富。
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更是帶動“冷冰雪”成為“熱時尚”。這屆冰雪盛會恰在中國春節(jié)期間舉行,“中國紅”和“冰雪白”成為這個傳統(tǒng)佳節(jié)最受歡迎的顏色??梢灶A(yù)料的是,在未來,中國冬奧成績必將取得更大突破,中國冰雪運動也將形成更加蓬勃的發(fā)展之勢。
如果說2015年北京成功獲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quán),是在中國播下了一粒“冰雪”種子,7年的籌備則讓它生根發(fā)芽。如今,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則是一場為“冰雪”而落的春雨,滋潤其成為“燕山雪花大如席”。
北京冬奧會開幕之日恰逢中國傳統(tǒng)二十四節(jié)氣之首“立春”,閉幕前一天是第二個節(jié)氣“雨水”。這一場“春雨”恰逢其時。(完)(來源:中新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