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首都體育館迎來“相約北京”冬季體育系列測試活動,本次首都體育館的系列測試活動比賽將從4月3日開始持續(xù)到4月10日,測試比賽不僅考驗場館的“硬件”設施,也在考驗作為“軟件”的場館支持人員,這當中志愿者的表現(xiàn)頗為亮眼。
賽場邊的醫(yī)療人員正在關注場上運動員 郝凌宇 攝
“硬件”:系統(tǒng)改造全面升級
首都體育館建成于1968年,從1971年見證“小球轉動大球”的“乒乓外交”,到1981年見證中國冰球隊的歷史性突破,再到2008年成為北京夏季奧運會排球主賽場,首都體育館見證了數(shù)不清的歷史事件。
歷久彌新,運行53年的首都體育館為即將到來北京冬奧會進行了充分準備。首都體育館場館(群)運行團隊主任丁東向媒體介紹,首都體育館“硬件”五項升級將保證冬奧花樣滑冰和短道速滑在首體成功舉辦。他表示,首體從設置專業(yè)燈光照明、建設場館頂部“天幕”、增加無障礙座席、施行環(huán)保制冰技術、保證場館恒溫恒濕五個角度對場館進行現(xiàn)代化升級。在本次為期8天的測試活動中,完成升級的首都體育館將迎來正式檢驗。

志愿者團隊正在完成場地轉換 郝凌宇 攝
“軟件”:志愿者保障工作有序開展
本次系列測試活動,志愿者的工作任務量不小,賽場內外各個角落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據(jù)首都體育館場館(群)運行團隊志愿者經(jīng)理丁莉婷介紹,本次測試賽共招募志愿者164人,其中的專業(yè)志愿者分別來自高校和社會,高校志愿者來自體育、語言、醫(yī)學領域的四所高校,而社會志愿者來自北京的醫(yī)療機構。全部164名通用、專業(yè)志愿者負擔了包括語言服務、攝影運行、餐飲、交通、賽事服務、志愿者管理、反興奮劑等15個業(yè)務領域,保證了測試活動有序展開。
本次測試比賽花樣滑冰與短道速滑項目安排緊密,項目間場地的迅速轉換是首都體育館承辦比賽時面臨的一個挑戰(zhàn)。首都體育館場館群運行團隊短道速滑轉場團隊的秦宬庚是離賽場最近的志愿者之一,他的志愿者崗位就在比賽的冰面邊上。秦宬庚介紹稱,志愿者需要盡量在半小時內在冰面上完成場邊護墊更換和裁判席轉換,為接下來專業(yè)工作人員調整冰面做好準備。
志愿者工作同樣也是活動測試的一部分,其運行狀態(tài)的反饋則由首都體育館場館群運行團隊志愿者團隊負責。來自志愿者團隊的李犖介紹稱,志愿者工作日志3天收集一次,統(tǒng)計志愿者工作概況后會向上反饋發(fā)現(xiàn)的問題,為之后首體承辦大型賽事積累方案經(jīng)驗。 (郝凌宇)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