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球員CBA賽場搶戲的背后
中國青年報北京10月26日電 “磊哥究竟怎么用的人?!”吐槽者是當時還在養(yǎng)傷的江蘇男籃球員吳冠希,被吐槽的對象,則是他的前隊友、現清華大學男籃主帥陳磊,而吳冠希所指的主角則是陳磊的弟子,今年通過選秀加盟江蘇男籃的鄭祺龍。
新賽季的CBA聯賽10月17日開戰(zhàn)至今,已經進行了將近10天的時間,很多球隊都打了4輪比賽。以鄭祺龍的表現為例,4場比賽場均能拿到13分,對于一名大學生球員來說,是非常難得的。
“大學生球員能夠被選中,首先是因為他們達到了一個不錯的水平,都是有能力、有特點的球員。”陳磊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時表示,“開賽以來表現不錯的大學生球員,比如鄭祺龍、朱松瑋、祝銘震,他們在適應職業(yè)賽場的高對抗、高速度上,都還是比較快的,而且,他們個人的特點,也和球隊的特點比較契合,像鄭祺龍,他的運動能力和江蘇隊目前的比賽風格就比較一致。”
在今年9月舉行的CBA選秀大會上,共有23名CUBA球員報名參選,最終,有11名大學生球員被10家CBA俱樂部選中,這兩個數據都是歷史最高。正因如此,CBA新賽季開賽以來,大學生球員的表現格外引人關注。
“總的看來,確實有幾名大學生球員,在個別場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表現,比如鄭祺龍的前兩場球,來自北京大學的祝銘震和來自汕頭大學的朱松瑋,也在各自的球隊有不錯的發(fā)揮,但是,怎么延續(xù)這種狀態(tài)和表現,其實才是更重要的。”陳磊說。
以鄭祺龍為例,開賽后的4場比賽,鄭祺龍分別拿下了20分、20分、6分、6分,穩(wěn)定性不夠確實是一個大問題。
“其實這就是所謂的新秀墻,開始大家不是很了解你的特點,包括個人技術上的優(yōu)缺點,但是隨著比賽的深入,新秀就會遇到困難。”陳磊強調,這并不是單指大學生球員,也包括從青年隊上來的球員,都會遇到這種情況,如果處理不好,很可能會成為球員發(fā)展的絆腳石。
那么,大學生球員怎樣才能平穩(wěn)度過新秀墻,讓發(fā)揮更加穩(wěn)定,陳磊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堅持力量訓練,這樣才能保證比賽中的對抗性。再有就是多和老隊員交流,多和教練交流。保持自己的特點,提升、彌補自己的技術短板。”
新賽季開賽以來,大學生球員的表現是值得稱道的——雖然并不是所有的大學生選秀球員都有優(yōu)異的表現,但至少讓外界看到了,大學生球員是有能力立足職業(yè)賽場的,學校體育也可以成為中國籃球人才培養(yǎng)的一個平臺。
鄭祺龍在CUBA聯賽里,場均僅可以貢獻5.7分3.2個籃板和1.3次助攻,作為中國籃球名宿鄭武的兒子,雖然被江蘇隊選中,但也曾被視為“關系戶”。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上說,鄭祺龍在CBA賽場上的表現,其實也激勵了那些有職業(yè)夢想的大學生球員,用自己的努力去證明教練的“錯誤”。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楊屾 來源:中國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