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上個世紀,中國一共誕生了幾位圍棋世界冠軍嗎?
憑著圍棋系國粹的大略印象,你可能會選擇猜測一個與其深厚底蘊相匹配的數(shù)字。可即便是圍棋愛好者,若非熟知那段歷史,只怕也難估對答案。
事實上,僅有一人。

資料圖:近年中的馬曉春 張斌 攝
25年前的昨天,馬曉春在第6屆東洋證券杯決賽中折桂,成為中國首位職業(yè)圍棋世界冠軍,同樣也是上世紀的獨苗。
由于職業(yè)圍棋沒有統(tǒng)一的比賽規(guī)則,也無類似于其他運動世界杯、世錦賽一類的賽事,因此從實際意義上說,中日韓三國舉辦的職業(yè)大賽即可代表世界圍棋的最高水平。普遍而言,“圍棋世界冠軍”的說法誕生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在首屆富士通杯上折桂的日本名將武宮正樹被貼上了這一標簽。
然而直至九十年代中期,作為圍棋發(fā)源地的中國卻始終未能誕生一位世界冠軍。彼時包括武宮正樹在內,日本“六超”雖然有下滑的趨勢,但仍是當時的主宰;而韓國圍棋經過多年積淀,在曹薰鉉、李昌鎬這對師徒的帶領下全面崛起。日韓高手兩面夾擊,中國圍棋相對式微。

資料圖:武宮正樹在比賽中 王俊超 攝
從成績看也是如此。整個九十年代,中國的圍棋世界冠軍僅馬曉春一人,其后俞斌在LG杯上折桂已是本世紀的事了。因此,這更彰顯出馬曉春奪冠的特殊意義——填補了一個時代的空白。
1995年5月24日,中國圍棋史上舉足輕重的一天。在第6屆東洋證券杯決賽的第4盤較量中,馬曉春執(zhí)黑中盤戰(zhàn)勝聶衛(wèi)平,以總比分3:1取勝。中國圍棋終于捅破了世界冠軍這層窗戶紙。
不僅如此,繼東洋證券杯上成為世界冠軍后,馬曉春又在同年的富士通杯決賽中戰(zhàn)勝日本名將小林光一,加冕雙冠。不像今天各類賽事百花齊放,當年世界圍棋只有三大賽,即東洋證券杯、富士通杯和應氏杯。因此一冠已屬難得,兩冠世所罕見。

資料圖:馬曉春在比賽中 圖片來源:Osports全體育圖片社
那年30歲的馬曉春,為在低谷中盤桓許久的中國圍棋點燃了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
壓抑許久的中國棋迷終于有了揚眉吐氣的機會。被視為國粹的圍棋終究與其他不同,在國人心中自有其分量。俞斌曾表示,作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圍棋經千百年歷史積淀,它承載了深厚的文化內涵。
如他所說,圍棋自誕生起已有千年歷史,古人常以“琴棋書畫”作為個人文化素養(yǎng)的衡量標準,足見其歷史地位。

圖為古代圍棋著作、鐵琴銅劍樓舊藏宋刻本《忘憂清樂集》。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而在“琴棋書畫”四藝中,棋又是有別于其他三家的存在。
常言道: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其中一層意思在于文壇大家各有所長也各有擁躉,彼此難判高低。比如以詩詞而論,有人認為婉約派太“小家碧玉”,有人覺得豪放派粗獷不細膩。因此都是唐代大詩人,有人喜歡李白李商隱,有人偏愛杜甫白居易。
而同時代的習武之人欲分高下則容易許多,比劃比劃就知道了。至今沒有一份三國武將的排名能夠服眾,但大家對呂布穩(wěn)坐頭把交椅向來沒什么異議,這就是原因所在。

資料圖:作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圍棋經千百年歷史積淀,它承載了深厚的文化內涵。中新社記者 王中舉 攝
若說琴、書、畫是“文”,那棋更似“武”。斗詩斗琴或可能各執(zhí)一詞,但下棋不會。我們雖然能以起源地自居,但圍棋的事,終究還要回到棋盤上。
就好似乒乓雖被視為中國“國球”,但它源于英國,從根上算應該屬于舶來品。然而數(shù)十年來,乒乓球在國內的發(fā)展速度遠超歐洲,儼然已經成為中國體育的代名詞之一。
試想,若如此再過數(shù)十年,英國人為乒乓球申請個把類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片,恐怕屆時多半人都會錯愕:原來乒乓球不是中國人發(fā)明的啊……

資料圖:素有“石佛”之稱的李昌鎬曾是中國棋手難以逾越的大山 中新社記者 劉可耕 攝
沒人愿見有朝一日,圍棋之于國人如同乒乓之于英國。也許這有些杞人憂天,但若非馬曉春在25年前一錘定音,難以想象中國圍棋還要在寒冬中等待多久。第一個世界冠軍的意義,遠超冠軍本身。
就在上個月,“中國象棋已被印度申遺6次”的消息甚囂塵上,相關詞條迅速占領微博熱搜。后來雖被證實是子虛烏有,但卻實實在在觸動了國人的神經。究其緣由,主要是我們一些源遠流長的文化民俗不止一次被別人拿去申遺,這總歸會讓中國網友感到不適。
圍棋的規(guī)則雖簡單易懂,但其中蘊藏著復雜深奧的變化,它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瑰寶,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對智慧的追求。我們不愿讓這塊瑰寶被人隨意染指,就需要竭盡全力從各個方面守護好它。何況圍棋可不像中國象棋那樣,上面還清清楚楚刻著漢字。

資料圖為柯潔(左)與李世石在比賽中。中新社記者 曾鼐 攝
幸好在馬曉春破荒之后,中國圍棋這20多年一直在走上坡路。后來他擔任中國圍棋隊教練組組長期間,常昊、羅洗河、古力等人相繼成為世界冠軍,中國圍棋徹底走出陰霾。
盡管李世石接棒李昌鎬,在過去十幾年間維護了韓國圍棋的榮譽,他還以人類代表的身份出戰(zhàn)AlphaGo,使得人機大戰(zhàn)轟動一時。但從整體看,近年來中國圍棋在與日韓的爭鋒中已重新占據(jù)主動。

資料圖:為對抗AlphaGo,中國頂尖棋手總動員
未滿23歲的柯潔成為“人機大戰(zhàn)2.0”的主角,數(shù)冠在手的他是當今棋壇的風云人物。包括柯潔在內,中國已誕生了逾十位“90后”世界冠軍,他們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關注圍棋、喜歡圍棋。
一如當年,有一批孩子因為馬曉春而愛上圍棋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