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9月4日,在北京進行的2019年國際籃聯(lián)籃球世界杯A組小組賽中,中國隊59:72不敵委內(nèi)瑞拉隊。圖為姚明觀賽 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中新網(wǎng)客戶端北京9月12日電(邢蕊)12日是中國籃協(xié)主席姚明的39歲生日。幾天前,中國男籃在家門口痛失直通東京奧運會的資格并且創(chuàng)造了在世界杯上的最差排名,姚主席的這個生日想必也不會像往年一樣輕松,此時此刻,縈繞在他腦海中的或許不僅是中國籃球未來何去何從的問題,他推行的改革之路,或許也將蒙上一層迷霧。

資料圖:2018年9月1日,在雅加達亞運會男籃決賽中,中國男籃絕地反擊,擊敗伊朗,時隔八年重奪亞運會冠軍。這也是繼2010年廣州后,中國男、女籃再度包攬亞運會雙冠。圖為姚明與男、女隊運動員教練員合影留念。中新社記者 王東明 攝
專業(yè)的人做專業(yè)的事
兩年前,退役后的姚明出任中國籃球協(xié)會主席,當時很多球迷盛贊:“這是專業(yè)的人做專業(yè)的事”。
彼時,隨著一批老將的退役,中國男籃的水平從世界前八跌落到亞洲前八,青黃不接的中國男籃還曾出現(xiàn)過輸給菲律賓的慘劇,在這關(guān)鍵性的歷史節(jié)點,姚明的上任為中國籃球注入了希望。
姚明接管籃協(xié)之后,中國籃球確實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首先,“雙國家隊制度”讓一批有潛力的年輕隊員脫穎而出,趙睿,阿不都沙拉木等球員逐漸走入球迷的視野;聯(lián)賽方面,CBA聯(lián)賽中全明星賽,外援制度等得到改革;教練員,裁判員向著更職業(yè)化的方向邁進;校園籃球更受重視……

男籃世界杯中國對陣波蘭一戰(zhàn)中,姚明表情沉重。
在姚明的帶領(lǐng)下,中國男籃在雅加達迎來高光時刻,去年的亞運會,中國隊包攬三對三、五對五的男女籃4枚金牌,創(chuàng)造史無前例的佳績,中國男籃更是時隔八年再度獲得亞運會冠軍。
雅加達亞運會是姚明推行改革的第一次檢驗,球迷欣喜之余也對2019年的世界杯和東京奧運會充滿期待。但是任何體育項目成績的提升都并非一日之功,家門口舉辦的世界杯,將中國男籃徹底打回了原型,比賽中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顯示了中國隊與世界豪強之間的巨大差距。當征戰(zhàn)東京奧運的可能性變得微乎其微,誰能為世界杯的折戟來買單?

在男籃世界杯中國隊負于尼日利亞后,姚明紅了眼眶。視頻截圖
一人獨攬全責
在輸給尼日利亞的那天晚上,面對記者“誰來負責”的提問,姚明的回答只有一個字:“我”!“世界杯在中國舉辦,所有人都對中國隊有很高期待。不管是進軍16強還是奧運資格,隊伍和我都辜負了大家。”在負于尼日利亞之后,姚明這樣說道。

男籃世界杯輸給尼日利亞后,姚明攬下全部責任。
姚明的回答詮釋出中國籃球布道者的擔當,但姚明也并非無所不能的神,他只是在NBA獲得過成功的中國運動員,是世界籃壇最有聲望的中國球員,也是中國籃球最值得信任的人選之一。
世界杯的失利并不能“抹殺”姚明對中國籃球的貢獻,即使中國男籃辜負了所有球迷的期待,但在中國籃球又一次跌入低谷之時,除了姚明,誰還能扛起中國籃球的未來?

資料圖:2008年8月8日,第29屆夏季奧運會在北京國家體育場“鳥巢”舉行。中國代表團的旗手是著名籃球運動員姚明,走在姚明身邊的是獲得英雄少年光榮稱號的四川省阿壩州映秀鎮(zhèn)漁子溪小學二年級學生林浩。中新社記者 任晨鳴 攝
籃球改革不能因噎廢食
任何體育項目的改革成果都需要時間來檢驗,如今距離姚明上任僅過去了兩年時間,他種下的“改革之果”也遠遠沒有到收獲的時候,如果就此全盤推翻姚明對中國籃球的布局,那么兩年來中國籃球人的努力和心血都將付之東流,前功盡棄。
“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雖然中國男籃結(jié)束了本屆世界杯的征程,但是“中國籃球獲得了睜眼看世界的機會”。對于今后中國籃球的發(fā)展與變化,姚明擲地有聲地表示:“我們知道世界先進籃球水平和運行方向,也清楚世界的格局。我們必須更堅定把籃球體系從職業(yè)聯(lián)賽、少年培訓、體教結(jié)合等方面深化下去,絕不能半途而廢。”

男籃世界杯小組賽,中國對陣波蘭,姚明坐在看臺上頻頻搖頭。
中國男籃與東京奧運漸行漸遠已經(jīng)成為定局,但是姚明已經(jīng)把目光投向了明年6月的落選賽,雖然前路艱險,但是“只要有一絲希望,我們都要去爭取。”
面對歐洲諸強,中國男籃從落選賽中突圍的概率幾乎為零,1984年以來首次無緣奧運,似乎已經(jīng)成為定局。明年的今天,姚明將邁入不惑之年,東京奧運會也已經(jīng)落幕,40歲的他如果無法看到年輕的一輩重現(xiàn)08奧運的輝煌,這對于姚明而言,又何嘗不是一種殘酷的“懲罰”?(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