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迅:我到底能不能長大啊?丨人物
有人說,看完電影《第十一回》,覺得金財鈴就是周迅。
聽到這句評價,周迅睜大眼睛,想了想,略帶靦腆地一笑,“你的意思是說,我演得好,是吧(笑)?”
在周迅眼中,似乎自己永遠(yuǎn)都長不大。人們習(xí)慣用“精靈”來形容她,剛剛過去的元宵節(jié),電視劇《大明宮詞》中太平公主遇見薛紹的動圖、片段依然在社交媒體上刷屏,觀眾一幀幀地回味,感嘆這才是元宵節(jié)該有的樣子,連她自己都承認(rèn),這些過去已久的經(jīng)典,在適當(dāng)?shù)臅r機(jī),也不得不看。
今年,她再次高頻出現(xiàn)在大家眼前,無論是春節(jié)檔電影《侍神令》,還是正在熱映的《第十一回》,以及待映的《世間有她》《涉過憤怒的海》。提及觀眾對其演技的認(rèn)可,周迅淺淺一笑,“先謝謝。其實,我也看過很多演員演戲,每個演員會有自己的長處或是短板。我非常清楚自己的優(yōu)勢、弱點,現(xiàn)階段就希望能把弱的這部分努力補一補。”“具體來說,弱的是什么呢?”“這很難具象地表達(dá),表演這件事,需要一點兒天賦,但最重要的還是你要喜歡,喜歡就會去琢磨,琢磨的深度能達(dá)到多少,成就了這個角色的質(zhì)感有多少。我現(xiàn)在覺得自己琢磨得還不夠,還需要更努力深入地折騰。”
如懿和四郎
“大概只有演員才能體會到的交錯感”
周迅一直很喜歡陳建斌創(chuàng)作的作品,從對方“演而優(yōu)則導(dǎo)”開始,她就“追”他拍的戲。事實上,在籌備電影《一個勺子》時,兩人就有過一起合作的想法,但因為檔期原因最終沒能實現(xiàn),這些遺憾都在《第十一回》中得到了彌補。
陳建斌記得,劇本剛完成第一稿時,他正巧去參加周迅的一檔節(jié)目《表演者言》,錄制后大家聊了聊近況。陳建斌也將剛完成劇本的消息告訴了周迅,“她當(dāng)時說你拿來給我看看吧,看完后她非常喜歡,于是就有了這次偶然的合作。”
至今,周迅都清晰地記得初次看到《第十一回》劇本的感覺——一種現(xiàn)實主義題材帶給她的興奮感。于是,便有了如懿(周迅在《如懿傳》中的角色)與四郎(陳建斌在《甄嬛傳》中的角色)的夢幻聯(lián)動。周迅說,拍的時候還真的沒想過。但有次她和孫儷碰面,會想這下對方不是成了她的婆婆,“這種交錯感的體會,大概也只有演員才能夠碰到”。
除了題材讓她感興趣,還有一種朦朧感對周迅來說極為重要。
翻看陳建斌的作品,周迅總有種“說不清楚”的感覺,“你要把他的戲說得很清楚是非常難的,很難找到一個詞來詮釋??磻虻倪^程中,你的腦子會跟著轉(zhuǎn)動,能理解,但要把它具象化卻又很難,我特別喜歡這種感覺,感覺到了卻不說破,感覺很懂卻講不出來。”誰都知道陳建斌作品的藝術(shù)解讀空間很大,這種留白正中周迅下懷,“場景、布局、臺詞、配樂,很多情節(jié)沒那么簡單,但你都說不準(zhǔn),很難概括,這種朦朧感我非常喜歡。”
而在陳建斌心中,周迅是能準(zhǔn)確詮釋金財鈴的不二人選,他說,能找到周迅是一種福氣:“她是一個非常好的演員,很好合作,也愿意嘗試新的東西,全身都有好演員的美德。”陳建斌口中的“演員美德”,是指周迅對于表演的純粹。
周迅與竇靖童
“毫無雜念地演,就是最好的化學(xué)反應(yīng)”
誰能想到有一天周迅會素面朝天、披頭散發(fā),叉著腰沖著竇靖童大吼,并大力地一次次打著對方耳光,自己也被“教訓(xùn)”得鼻青臉腫,成了躺在車前為丈夫維權(quán)的彪悍婦女。
《第十一回》上映后,“周迅演技”迅速登上熱搜,雖說這不是周迅第一次演繹市井類角色,但這絕對是她從業(yè)以來最具顛覆性的一次,她又一次把自己歸零,出演一個完全不像自己的人,“金財鈴性格很真實,但我和她也有很大的差距,比如生活中我相對比較被動,沒有辦法像她一樣豁出去大鬧,這是我們最不像的地方。”
雖然與片中的角色有差距,但偏偏她是周迅,從來不給自己的表演設(shè)限。在對金財鈴進(jìn)行了評估后,她告訴自己應(yīng)該能把握得住。“我在生活中有見過這樣的女人,且不在少數(shù),她們心地善良但不會用言語表達(dá),比如不會和老公說甜言蜜語或鼓勵女兒,但她的行為都是為家人考慮的。我也有過這種感受,明明是這么想的,開口卻說了別的話,這并不是口是心非,而是無法從語言上表達(dá)到位,她只能兇,只能發(fā)脾氣,因為她不知道怎么解決,很急也暴躁,就是說不明白。”
很多時候,塑造角色與她對表演付出的努力與琢磨有關(guān)。片場內(nèi)和導(dǎo)演溝通探討,片場外細(xì)致入微地觀察體會,是陪伴周迅演戲多年的習(xí)慣。采訪中,也能感受到她沒有過多的表演欲望,也沒有創(chuàng)作上的太大野心。她對角色的描述非常純粹,不刻意贅述是如何刻畫,也不會分析自己演這個角色花了多少心思和努力,甚至一直不斷反思自己觀察應(yīng)該再細(xì)膩一點兒。從影多年,她身上似乎沒有半點兒演戲的套路,很多時候都是用觀察、用了解這些最直白的方式,讓自己成為角色,就像她輕描淡寫地回答為什么“演得好”——表演還是回歸現(xiàn)實生活,角色就是實實在在、生活在生活中的人。
作為影片的導(dǎo)演,陳建斌最為感謝的是她還將自己的好朋友竇靖童拉來,也給金財鈴女兒金多多找到了最好的扮演者,“陳導(dǎo)告訴我希望片中的女兒是竇靖童那樣的,我就想與其要找一個和她像的,那她直接來演豈不更好?雖然她和金多多本身差別很大,有時可能也比較害羞,但我和她熟悉,至少不是陌生人,會給她和我一個輕松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沒多想,演就是了。”被問到會不會把自己的演戲經(jīng)驗傳授給竇靖童,周迅笑說竇靖童本就是一個很有靈性、有才華的人,以自己的感覺來就好了,兩人都毫無雜念地演,就能有很好的化學(xué)反應(yīng)。
電影與表演
“把自己清空,承載什么都交給導(dǎo)演”
即使是在演員這個多數(shù)活在想象中的職業(yè)里,表演回歸生活,是周迅這么多年一直秉持著的真誠。
從14歲就開始演戲的她,即使到了46歲,眼中都閃著一種光,對事對生活總有種孩子的心氣兒,就像她調(diào)侃自己“還不成熟”。這與她和電影結(jié)緣有關(guān),因為父親在電影院工作,小時候,周迅意識中的“玩”就是看電影。電影院像一條時空隧道,讓她往返于現(xiàn)實和虛幻,從《紅與白》一類的法國電影開始,除了恐怖片,她幾乎什么都看:從武俠片里學(xué)行俠仗義;在超級英雄電影里學(xué)揚善除惡樂于助人……她用影像來摸索著外面世界的“處世哲學(xué)”。那時的周迅,將成為演員定義為大城市的事情,認(rèn)為這事兒太遙遠(yuǎn),僅有一瞬間她覺得做演員或許也挺好的,因為人在銀幕上會變得“挺大的”。
后來,周迅真的變成了演員,但仍帶著肆意天真的底色,所以才能在26歲,演出14歲的少年太平,《大明宮詞》中只有7集戲份的小太平,她單憑外在,憑直覺,就吃住了鏡頭,也一舉打開了國民度。其后,她迎來了擔(dān)綱主演的多部代表作,包括電視劇《橘子紅了》《射雕英雄傳》、電影《蘇州河》《巴爾扎克與小裁縫》《戀愛中的寶貝》《如果·愛》《李米的猜想》《風(fēng)聲》……三十出頭就拿遍了“三金”(金雞獎、金像獎、金馬獎)最佳女主角,被很多年輕演員視為偶像。
陳建斌說周迅是具有天賦的演員,李少紅也對周迅在表演上的驅(qū)動力有著極為深刻的印象,“她是那種為戲而生的人,每一次表演都執(zhí)著于‘來真的’,用盡全力把自己和角色在戲中融為一體”。
不同于四小花旦其他人的選擇,或轉(zhuǎn)型做導(dǎo)演、做制片,或回歸家庭,周迅似乎一直在堅持表演,她坦言自己不是“編劇創(chuàng)作型的選手”,很多時候還是要看什么樣的劇本和故事來找她,她更愿意把自己形容成空杯子,在拍戲前清空,相信手中的這個角色,保持真誠,沒有雜念,至于要往容器里承載什么就交由導(dǎo)演。她舉例,“其實《第十一回》最開始的劇本并非如今的章回體,陳建斌導(dǎo)演就是那種不停地在想、不停地在創(chuàng)新的人,一天不定稿他都會進(jìn)行改動,我沒他那么喜歡折騰,但會覺得愛折騰是件極好的事情,我覺得我應(yīng)該像他一樣,再多點兒探索精神。”
少女感和孩子氣
“就算到現(xiàn)在,我都覺得自己沒成熟”
表演對周迅來說,似乎始終是快樂、自由、無憂無慮的,它不是一種謀生工具,也不會給她帶來太大的壓力,這份純粹為周迅創(chuàng)造了很多新的角色。即使年過四十,她依舊保持著那份熱忱與心性,去探索未知的角色。這幾年,人們似乎也看到了她的變化,如同早前熱播的電視劇《如懿傳》,當(dāng)焦點都集中在她還有沒有少女感的談?wù)摃r,她會很真誠地面對:“我也很納悶,為什么大家會扣一個少女感給我,可能是年輕時的角色讓人印象深刻。但我認(rèn)為少女感不局限于某一個年齡狀態(tài),我的工作就是要打開自己,把最真實的樣子呈現(xiàn)給大家。”
以前,大家總認(rèn)為拍戲占了周迅生活的大部分,她是個喜歡躲起來的人,抗拒待在不熟悉的環(huán)境里,和陌生人聊天會感到緊張。近些年來,她不躲了,除了大銀幕上,很多綜藝?yán)镆灿兴挠白樱铑惞?jié)目中,她似乎總有一顆好奇的心,會脫掉鞋去溪邊玩耍,下地刨芋頭,伸手舀海里的水嘗嘗味道,吃上幾碗白米飯……她似乎從銀幕中嚴(yán)肅的角色里抽離出來,還原了一個普通人,盡管在新聞稿中對她的描述是“走下云端”“褪去星光”,但她很清楚,經(jīng)營這些節(jié)目是為了找到喜歡、適合、自在的感覺,能踐行自己“我喜歡、我愿意、我覺得適合自己”的綜藝生活。
在很多場合,一些明確的回答周迅是不知道的,她說不清楚心里的具體感覺,就像如何在紛爭離合的娛樂圈保持著平靜和稚氣,她給不出秘訣,只知道這些年自己就沒怎么變過,始終用天真的眼光去打量這個世界。
金星曾問她如何保鮮?她回答說覺得自己一直像個小孩子,對人事的判斷也好,平時的狀態(tài)也好。因為當(dāng)演員有責(zé)任讓自己很干凈,保持很簡單的、很小孩的感覺。
前年,她曾說過自己才成熟,如今聽聞此言,她急忙擺手:“我覺得我前年這么說都太早了,就算到現(xiàn)在我都覺得自己沒成熟。”她想了想,問出一句“我到底能不能長大???”
確實,以前的她也總想和自己較勁,糾正身上的孩子氣,例如撕商標(biāo)會把衣服撕壞,坐車喜歡數(shù)樹,看電視要五格五格地調(diào)音量,人山人海的紅毯上不拔高自己的感受,笑著說“人好多啊”。如今,她把這個問題想得通透,甚至覺得孩子氣是種珍貴的感覺:“我從小就拍戲,在一個被保護(hù)的狀態(tài)中成長,生活里的磕磕碰碰我是缺少的。溫室里成長,沒有苦大仇深,我的痛苦都是我生命的一些經(jīng)歷,能體會的也就是成長環(huán)境中的生老病死,沒有遇到過很大的災(zāi)難或是多壞的人,對演員來講或許是種缺失,但我很珍惜這份純粹,就像現(xiàn)在,我真的覺得自己狀態(tài)挺好的。”
?。▉碓矗盒戮﹫?資深記者 周慧 曉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