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24日電 23日,《勞生不悔》在北京舉辦開播發(fā)布會,導演王強、黃宛露、杜海等主創(chuàng)團隊成員,以及片中的扶貧干部和紀錄片主人公等現身活動現場,分享臺前幕后的心得體會。

云南篇主創(chuàng)
《勞生不悔》共六集,每兩集為一個主題故事,分別記錄了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貢山縣、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懸崖村”、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蓋寶村發(fā)生的三段扶貧故事。
“云南怒江篇”的鏡頭對準了三位主動請纓到怒江州參加扶貧工作的醫(yī)生,她們舍棄了條件優(yōu)越的都市生活,翻山越嶺為鄉(xiāng)親們送健康,不畏艱辛入戶檢查,幫助建立和完善當地的兒科門診及婦幼醫(yī)療體系。
在“四川涼山篇”中,“懸崖村”第一書記帕查有格為村里修鋼梯、建衛(wèi)生室、開設幼教點,帶領村民發(fā)展旅游業(yè),做直播、經營民宿,將“懸崖村”打造成了名副其實的“網紅村”。
“貴州黔東南篇”則聚焦脫貧成功的蓋寶村,村民在第一書記吳玉圣的帶領下,借助直播平臺展現村里的原生態(tài)風貌和底蘊深厚的侗族文化,通過電商推廣農產品,走向了致富之路。

四川篇主創(chuàng)
《勞生不悔》通過無編排、無旁白的紀實手法,真實記錄了扶貧工作者的幫扶過程:醫(yī)生背著竹背簍進山給村民看病,手把手帶教當地兒科醫(yī)生,對村莊進行景區(qū)化改造,教村民拍攝短視頻進行直播帶貨……
拍攝紀錄片的過程同樣充滿艱辛。王強導演在怒江拍攝時,左手小拇指被鋒利的巖石劃傷,血流不止、縫了七針,他卻堅持帶傷工作;“90后”導演黃宛露曾6次前往大涼山,數十次攀爬2556級鋼梯深入“懸崖村”,拍攝村民的生活狀態(tài);杜海導演帶領團隊開展大量的人物調研,最終選擇“浪漫侗家七仙女”這一新鮮視角作為切入點,全程跟蹤拍攝。

貴州篇主創(chuàng)
回憶起在云南怒江州的扶貧生涯,管延萍醫(yī)生動情地表示收獲很多,“所有幫扶人員都為這項工作感到驕傲自豪,共同努力改變了怒江州以前的貧困局面。”謝成成醫(yī)生直言,參與扶貧工作的初衷就是用所學的專業(yè)去幫助那里的人們。張幗卿醫(yī)生則表示,“遺憾自己為什么不是全科醫(yī)生,可能會幫助更多的人、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據悉,《勞生不悔》將于24日在愛奇藝播出。(來源:中新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