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成長)網絡文學經過近年來的高速發(fā)展,已經成為中國文學隊伍中不容忽視的一支力量。據統計,截至2016年,中國網絡文學用戶規(guī)模達到了3.33億,中國網絡文學市場規(guī)模達到了90億元。而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亦是網絡文學發(fā)展的前沿重鎮(zhèn),匯集了眾多網絡文學網站和網絡文學作家。昨天,作為第二屆“北京十月文學月”的活動之一,主題為“聚焦精品,聚力提升——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中網絡文學的使命與擔當”的網絡文學論壇在北京出版集團舉行,二十余位來自政府機構、作家協會、出版機構、網絡文學平臺的代表以及作家、批評家就傳統文學和網絡文學的互動、網絡文學的“精品化”與“走出去”、在當前的情況下網絡文學如何推優(yōu)、網絡文學未來發(fā)展趨勢等重要議題和熱點現象展開了深入對話。
中國作協創(chuàng)研部副主任李朝全認為,打造全國文學中心的題中應有之義必然包括打造全國的網絡文學中心,北京有這么多著名的文學網站,聚集了大量網絡文學作家,完全能夠建設、打造成全國的網絡文學中心。他表示,當前網絡文學的主要任務在于提升作品的質量,努力打造網絡文化精品,“網絡文學同樣適用于思想性、藝術性和可讀性三性統一的評判標準,應該積極地弘揚主流價值,只有正能量的作品才能夠走得更遠,走得更長久。”李朝全透露,中國作協目前在努力推動網絡文學的精品化和理論評論方面將采取多種扶持、獎勵措施,希望通過各方的努力,一起來打造北京的網絡文學中心,打造出中國網絡文學的北京高地。
北京作家協會秘書長王升山很早就開始關注網絡文學,并吸納網絡文學作家加入作協。“唐家三少加入作協到現在也十年了,當年他才不到30歲。”他表示,自己并不想將網絡文學作者和純文學作者分開,因為“在作協里都是我的會員。”但他認為,網絡文學作者相對來說比較年輕,對社會的了解比較有限,直接經驗不太多,就導致網絡文學在題材上偏重于穿越、幻想等。他希望網絡文學作者能夠多“換換腦子”,關注現實題材。
北京出版集團總經理、十月文學院院長曲仲認為,網絡文學與嚴肅文學并不存在矛盾的關系:“我們這些年也非常重視網絡文學的發(fā)展,我們也意識到網絡文學有非常巨大的空間,也是與時俱進的一種模式,誰都離不開,我們也是手機不離手。”他表示,近年來網絡文學的蓬勃發(fā)展、繁榮興旺,涌現了一大批名品。隨著網絡文學質量的不斷提高,再加上影視劇的改編,讀者也由原來的以年輕人為主,發(fā)展到現在幾乎覆蓋了各個年齡層。未來北京出版集團旗下的《十月》雜志、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都希望能夠與網絡作家進行合作,把優(yōu)秀的作品推向社會。
掌閱創(chuàng)始人張凌云認為,文學到最后一定是殊途同歸,都是產生好的作品對人有正面的積極影響,只是在特定的階段,大家在網絡上發(fā)表作品,載體不同。掌閱文學從創(chuàng)立起就立下了走精品化的戰(zhàn)略定位,未來也將繼續(xù)扶持優(yōu)秀的網絡文學作家。他相信在這樣一個偉大的時代,網絡文學一定會產生扎根于人民、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不朽作品,網絡文學也會由高原向高峰邁進。J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