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jié)前后,由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推出的紀錄片《創(chuàng)新中國》的熒幕反響格外突出,成為繼《朗讀者》《國家寶藏》《航拍中國》等高品質文化類節(jié)目之后,央視推出的又一部“爆款”作品,全片分為“信息、能源、制造、生命、空海、潮起”六個主題,并首次成功通過人工智能“重現”配音大師李易的聲音,受到觀眾的廣泛關注和認可。不同于以往枯燥冰冷的解讀高科技,《創(chuàng)新中國》把視角對準了有溫度的人、接地氣的生活以及不斷發(fā)展的中國,以科技的奇妙燃起每個觀眾心中對祖國的自豪感。

如今,兩會期間《創(chuàng)新中國》又在央視紀錄頻道開播。播出后,觀眾反響熱烈,大家紛紛對片中提到的新技術、高精尖人才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從線上到線下,掀起了一場以科技創(chuàng)新為命題的討論?!秳?chuàng)新中國》的播出,用科技燃起了觀眾的愛國情懷。

  
科技本身是冰冷的,是廣大科技者的情感與夢想賦予其溫度。《創(chuàng)新中國》嘗試將科技成果背后的人物故事娓娓道來。高科技少有人理解,但情感卻可以令人感同身受。影片講述著科學家的笑與淚:例如研發(fā)無人駕駛汽車以及無人機團隊力克一個個難關后,科研人員臉上會心的微笑;例如阿里巴巴的王堅,一路背負著誤解與質疑直到最終被認可時哽咽的淚水……比起技術,“寂寞和爭議才是革新者的必經之路”之類的真情實感給觀眾帶來深切的共鳴。不僅科學家的形象更鮮活立體,影片甚至大篇幅的刻畫江西贛州邊緣山區(qū)的快遞員小哥陶文斌,他沒有優(yōu)越的家境、也沒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可就是這樣一個平凡的人,也能牢牢抓住物流無人機的創(chuàng)新機遇,學習“操作無人機給山區(qū)送快遞”的技術,以此改變自己的人生。這些人就如你我一般,不論職業(yè)、不論出身,帶著炙熱的情感站在中國創(chuàng)新的浪潮下,共同見證這片熱土的日新月異,感恩科技帶來的成長。

科技本身是高深的,服務于日常生活才使其具有意義?!秳?chuàng)新中國》影片緊扣“創(chuàng)新”這一宏大主題,將焦點投向最前沿新潮的科技突破與成果的同時,能夠回歸于科技對個人、政府、社會發(fā)展的改變,讓創(chuàng)新的意義更加厚重。影片展示的物流無人機最終將帶著貨物飛往快遞員很難到達的偏遠山區(qū),物聯網可以將更多的人囊括其中;無人駕駛的發(fā)展最終會呈現在日常的城市交通中,開車變成一種享受,城市的早晚高峰不再令人頭疼;用石英針給蚊子做絕育,聽起來匪夷所思的高難度技術,最終將服務于人們的健康,革登熱、瘧疾等疾病不再是困擾;傳統(tǒng)的農業(yè)也將在創(chuàng)新中迎來新的生機,技術的創(chuàng)新直接帶來糧食的高產,也將帶來“雞糞發(fā)電”等前所未有的技術與新的產業(yè)機會;當量子技術繼續(xù)推動數據的快速交換讓互聯網更加暢通,當空海技術持續(xù)探索未知領域讓人們認知更廣闊的宇宙……創(chuàng)新不論從中國的哪個角落出發(fā),最終都將回歸到一點——服務于人們看得見的現實生活,創(chuàng)新是這個國家持續(xù)改善人們的生活的有力抓手,才能燃起觀眾超出紀錄片魅力本身的民族自豪感。

科技本身是無國界的,但領先國際才能體現創(chuàng)新的民族擔當?!秳?chuàng)新中國》影片展現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體現了中國對世界科技創(chuàng)新的貢獻和影響力。影片中:中國的科研團隊在攻堅克難的過程中,從不迷信所謂“國際權威”宣布的不可能,而是不斷努力嘗試,在國際上史無前例的解決難題。這一過程體現著中國創(chuàng)新在拼搏奮斗中,有著“直道超車”趕超世界的決心。中國人的腳步在不斷前進,中國科技體現的“中國速度”將令人自豪。創(chuàng)新,不僅改變著中國對世界的貢獻與地位,也更新我們每個人對“愛國情懷”的認知。

“創(chuàng)新是民族的靈魂”,這一理念如何體現?《創(chuàng)新中國》交出了一份圓滿的答卷。在這些天的電視熒屏上,科技不再冗長古板,也不再高不可攀,它年輕時尚的走進我們的日常生活,改變著每一個人,改變著國家的發(fā)展,也將個人和國家更緊密的黏合在一起,燃起了觀眾的愛國情懷。這或許是一個新的起點,中國故事的講述有了新的模板,如此高品質的紀錄片讓中國的文化類節(jié)目前景光明。一部好的講述科技的紀錄片,不再局限于讓人們走近科學,更在于讓人們走近前行的中國,感知時代的步伐,讓人更深刻地理解到了“厲害了,我的國”。
原文標題:科技成果背后的人物《創(chuàng)新中國》科技點燃愛國情懷
原文鏈接:http://ent.huanqiu.com/movie/yingshi-neidi/2018-03/1165081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