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悲劇決不允許重演
——寫在第十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到來之際
■孫 強
侵華日軍木村中佐的《從軍日志》、記錄日軍聯(lián)隊長淺野中佐發(fā)布相關(guān)命令的《野炮兵第十二聯(lián)隊本部戰(zhàn)斗詳報》、一批南京大屠殺期間出版的美國報紙原件……在第十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到來之際,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jì)念館公布2023年新征文物史料,共計1103件(套),成為揭露侵華日軍當(dāng)年罪惡暴行的最新鐵證。今天,雖然登記在冊的在世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僅剩38位,但往事并不如煙,歷史真相永遠(yuǎn)不會被忘卻。
“侵華日寇,毀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蒼生。卅萬亡靈,飲恨江城。日月慘淡,寰宇震驚。獸行暴虐,曠世未聞。”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侵入南京,30多萬同胞在長達40多天的時間里慘遭滅絕人性的殺戮,留下人類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頁。86年過去了,“萬人坑”的累累白骨無聲訴說著那段永難撫平的傷痛,中華門城墻上留下的彈孔時刻警醒我們,歷史悲劇決不允許重演。
奧地利作家茨威格這樣描繪“記憶”——它往往把最重要的人物和事件,把讀到過的和親歷過的完全吞入遺忘的黝黑的淵底,不經(jīng)強迫隱而不露,只有意志的呼喚才能將它從幽冥中召回。前不久,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對在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舉行公祭等紀(jì)念儀式作了明確規(guī)定。以法律的形式再次明確國家公祭日,就是為了深切緬懷遇難同胞,振奮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讓世界認(rèn)清以南京大屠殺為代表的日本侵華罪行史實,讓全中國、全世界應(yīng)有的共同記憶,化為警醒和激勵全世界、全人類的正義力量。
和平像陽光一樣溫暖、像雨露一樣滋潤,是人類最持久的夙愿、人類社會進步的永恒主題。“我們?yōu)槟暇┐笸罋⑺离y者舉行公祭儀式,是要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們對和平的向往和堅守,而不是要延續(xù)仇恨。”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鼎銘文鄭重宣示:“永矢弗諼,祈愿和平”。和平來之不易,和平彌足珍貴。這是中國人民不忘歷史、祈愿和平的心聲,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聲。
安享和平是人民之福,保衛(wèi)和平是人民軍隊之責(zé)。我國近代史上,因為帝國主義的瘋狂侵略,國家現(xiàn)代化進程曾多次被打斷,尤以日本發(fā)動的甲午戰(zhàn)爭、全面侵華戰(zhàn)爭為最。“沒有一個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面對波譎云詭的國際安全形勢,面對種種敵對勢力的破壞遏制,每名官兵必須將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全部工作向打仗用勁,錨定實現(xiàn)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biāo),踔厲奮發(fā)、勇毅前行,全面提高部隊備戰(zhàn)打仗能力,時刻準(zhǔn)備為正義而戰(zhàn)、為和平而戰(zhàn)、為人民而戰(zhàn)。
(作者單位:32754部隊)
(來源:解放軍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