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橫切面
一名聲吶兵的成長路
■中士 徐海琛
又是一次航渡,耳機里傳來我熟悉的魚群、暗涌和礁石的“聲音”,我幻想自己像魚兒一樣在水底悠然暢游,這是專屬于聲吶兵的快樂。
但剛當聲吶兵時,這些嘈雜的聲音曾是我的夢魘。
一開始,被選為聲吶兵時,我自認為這個專業(yè)很簡單:不需要舞槍弄炮,也不用修理復雜的管路系統(tǒng),有耳朵就行!
但真正走上臺位,戴上耳機,我瞬間懵了——幾十種聲音同時傳來,我的腦子嗡嗡作響。
掌握聲吶裝備操作、辨別各種聲音來源,是一名合格聲吶兵的“看家本領”。但學了半年,我依然不得要領。
“我是不是不適合干這行?”這種焦慮讓我產生了“到點退伍”的念頭。
一次海上訓練,班長朱海舟把大家?guī)У胶D室,指著操作臺上擺放的巨大海圖說:“戰(zhàn)艦目前抵達的這片大海,可能遍布‘敵人’,隨時威脅我們一船人的生命。沒了聲吶兵,水下的安全誰來保障?”
班長的提問振聾發(fā)聵,讓我整個人都愣住了。當天晚上,我輾轉反側。
第二天,我向班長吐露了自己在業(yè)務技能上的擔憂。班長說:“咱聲吶班這個大家庭,誰也不會落下。”這句話,我至今印象深刻。我暗下決心,要成為一名合格的聲吶兵。
往后的日子里,我經常在臺位上一待就是一整天,班長也絞盡腦汁對我進行專業(yè)幫帶,技師經常詢問我的學習進度并隨時答疑解惑……漸漸地,我能聽出各種頻率的特征。再后來,嘈雜的頻率在我腦子里也有了旋律感。
不久后的一次攻防訓練,我坐上了值更席。各種頻段的聲波紛擾襲來,我努力穩(wěn)住心神、冷靜判斷。忽然,我聽到一聲非常微弱的噪聲。
“報告,發(fā)現水下目標!”率先發(fā)現目標,我激動地站了起來。
訓練結束,上級專門提出表揚??吹桨嚅L欣慰的眼神,看到戰(zhàn)友們認可的大拇指,我知道自己“蛻變”了。
誰說后進生不能前進?這幾年,我兩次獲得嘉獎,兩次在支隊聲吶專業(yè)比武中獲得名次,自信心倍增。
明年,我又要面臨走留抉擇,但我已不再迷茫。
(解放軍報記者 李 倩整理)
(來源:解放軍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