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南海之濱。一場“獵殺行動”正在進行,十余名身披偽裝衣的兩棲偵察隊員聞令而動。

“成小組隊形,交替掩護前進,狙擊手快速占領有利地形”!隨著一聲令動,兩棲隊員迅速奔向目標區(qū)域。“報告,右前方200米處發(fā)現(xiàn)目標!”“實施獵殺!”話音剛落,一聲槍響,遠處的人形靶被擊穿。“獵殺成功!”,隊長過云龍宣布演練結果。

這是近日南部戰(zhàn)區(qū)陸軍某海防旅兩棲偵察排組織戰(zhàn)斗演練的場面,實施獵殺任務的是一名女隊員。
作為該旅兩棲偵察排首批女兵,她們平均年齡只有21歲。入伍前她們是父母眼中的小公主,同學眼中的嬌嬌女,也曾夢想成為音樂家、老師、醫(yī)生……如今她們苦練殺敵本領,衛(wèi)國戍海疆。

“女文青”的自我挑戰(zhàn)
邁出校門,走進營門,穿上軍裝,偵察排女兵們滿懷憧憬和好奇來到部隊這個大熔爐。但入伍之初,她們就因為“文氣”很重,“武氣”不足,被外界貼上“文弱書生”的標簽。
今年19歲的吳曉婷來自福建福州,入伍前是湖北中醫(yī)藥大學學生,去年正在讀大一的她,看到學校的征兵宣傳廣告,心中向往,毅然選擇了報名參軍。然而,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落差很大,新訓的強度超出她的想象,嚴苛的訓練管理生活讓她一度想要放棄。第一次打電話回家,聽到爸媽聲音時,吳曉婷眼眶瞬間紅了。
憑著一股不服輸?shù)木髣牛刻旖o自己訓練“加餐”,腿跑出骨膜炎了就貼上膏藥,胳膊磨破了就涂上碘伏繼續(xù)咬牙堅持。在新訓結業(yè)考核時,她的三公里跑進了13分鐘,戰(zhàn)術爬到了27秒,各科均達到良好成績,成為新訓標兵。
和吳曉婷一樣,經過新訓的淬火,她們褪去稚氣,多了幾分虎氣。

淬火加鋼一專向多能
今年22歲的鄭岑琳,入伍前是中北大學音樂表演系的學生。在電視里看到海軍陸戰(zhàn)隊女大學生宋璽赴亞丁灣、索馬里護航驅逐海盜的鏡頭,她燃起了心中的特戰(zhàn)夢。
新訓結束后,她成了一名報務員。報務員需要背記上百個通勤用語。鄭岑琳吃飯背,睡覺背,連上廁所的時間都利用起來。練習發(fā)報,她時常練到手指抽筋,甚至磨出血泡和老繭,這才終于成功上崗。
上士伍小玲,來自廣東清遠,新訓結束后被分配到某炮兵團成為了一名話務兵。腦功活、耳功清、口功熱、手工巧,是作為話務員的基本要求。為了早日拿到上崗的通行證,她加班加點,背熟近500組號碼,由于說話帶著廣東口音,她還早起練普通話,最后成為一名合格話務員。
女兵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兢兢業(yè)業(yè),逐漸成長為專業(yè)精、素質硬的軍中木蘭。她們業(yè)余時間還發(fā)揮自己特長擔任旅隊“戰(zhàn)士TV”新聞主持人、播音員、軍史長廊講解員,演講比賽也獲得名次,還多次被評為理論學習之星。

把“歸零”當做換羽新生
去年一月,該旅組建兩棲偵察女兵班,幾名通信專業(yè)的女兵主動報名參加。面對崗位轉型,她們把“歸零”當做換羽新生,強軍路上一路奮勇爭先。
來自新疆伊犁的女兵鐘何鈺曾是湖南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的學員。不僅訓練猛,而且還經常和戰(zhàn)友們說自己想去朱日和基地和專業(yè)“藍軍”過過招,所以后來戰(zhàn)友們都親切地稱呼她為“朱日和”。筆者見到她時,在她被裝具遮蓋的臉龐上,完全看不到柔弱青澀,軍營利用它獨有的魔力,把這個剛滿20歲的女生磨礪成了英姿颯爽的特戰(zhàn)隊員。在她的微信簽名欄里寫著一句話,“熱愛可抵歲月漫長。”她說,這句話帶給她堅持下去的力量。
“我一直夢想成為一名特戰(zhàn)隊員,因為這是一名軍人的榮耀,現(xiàn)在這個夢想,我終于實現(xiàn)了。”女兵朱可馨說。在一次比武“踩繩上”科目中,她雙腳突然打滑騰空。反應迅速的她雙手緊握繩子,利用手和繩子間的摩擦力讓下滑的身體停住,但粗糙的麻繩紋路同時勒進了她雙手的肉里,刺痛感讓她手臂開始發(fā)抖,“堅持,展臂收腹,再堅持一下”,她告訴自己,并迅速調整姿態(tài)繼續(xù)攀登。在場的姐妹們都為她捏了一把汗。下繩后,大家才發(fā)現(xiàn)她雙手已經血肉模糊,繩子上也留下她的血漬。

在一次海訓編隊拉游中,女兵王美霞嗆了水,因為身體太過疲勞,沒忍住哭了起來,泳鏡里都是淚水。但她還是堅持到最后。等她踏浪歸來取下泳鏡,大家才發(fā)現(xiàn)她紅著眼睛。
雖然加入兩棲偵察排的時間不長,特戰(zhàn)訓練還處于入門階段,但女兵們都以高強度訓練要求自己,力求達到實戰(zhàn)水平。日復一日在軍營里,她們活成青春最美的樣子。
作者 |聶科、易志文、陶昱
來源:南部戰(zhàn)區(q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