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左圖:2021年“五一”假期,段桂秀在親人的陪同下瞻仰人民英雄紀念碑。(管冬梅攝)右圖:2019年5月,第一次在于都縣革命烈士陵園紀念墻上看到王金長的名字,段桂秀撫墻痛哭。(郭湖北攝)
今年“五一”假期,北京天安門廣場,人頭攢動、游客如潮。
一位百歲老媼,銀白頭發(fā),黑色抹額,身著紅衣,緩步走在人群中。“這是天安門!這是人民英雄紀念碑……”老人不時停下,聽身邊陪同人員介紹。得知老人是受到習主席接見的江西省于都縣車溪鄉(xiāng)壩腦村紅軍烈士遺孀段桂秀,不少游客圍攏了過來,表達敬意和祝福。段桂秀老人也很激動,眼圈泛紅,操著濃重的鄉(xiāng)音與大家打招呼:“我現(xiàn)在100多歲了……他(王金長)21歲參軍了,我不舍得他,守到現(xiàn)在……祝大家身體健康,都把事業(yè)做好!”
1920年,段桂秀出生不久便被家人送給車溪鄉(xiāng)王家抱養(yǎng),與王金長新婚不久,王金長就參加紅軍離開了家鄉(xiāng)。段桂秀守著王金長“我至多離開三五年,你一定要等我回來”的承諾,與婆婆及年幼的小叔子相依為命,在家中等待。沒想到,她最終等來的卻是一張烈士證明書。段桂秀的養(yǎng)子王地長告訴筆者,“收到烈士證書后,她哭了幾天幾夜。后來一直有人勸她改嫁,但她說什么也不愿意。祖母過世后,老宅只剩下她一個人,她也不離開,她總說,萬一金長又回來了呢?”
如今,年逾百歲的段桂秀身體依舊硬朗。筆者5月5日在其家中見到她時,她正在向遠鄉(xiāng)近鄰講述去北京的見聞:“沒看過的看過了,沒坐過的坐過了,沒吃過的也吃過了,共產(chǎn)黨的力量好大,到處都光閃閃、亮堂堂!金長要是能看到這些,該有多好,我是在替他享福……”
好客的段桂秀拉著筆者介紹:現(xiàn)在,她每個月能領到2565元撫恤金,醫(yī)療費用由政府全包。逢年過節(jié),縣里、鄉(xiāng)里的領導還會上門慰問。2016年,政府幫她家建起了三層新房,每層建筑面積有120平方米,冰箱、空調(diào)等家用電器一應俱全。丈夫王金長的烈士證明書被她精心裝裱起來,和曾孫輩的獎狀一起掛在墻上。那是她一生的牽掛和驕傲。
臨別,段桂秀緊緊握著筆者的手說:“沒有共產(chǎn)黨,沒有習主席,就沒有我們家今天的好日子,我感謝共產(chǎn)黨!感謝習主席!”(肖力民)
(來源:中國國防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