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東北某山區(qū)依舊白雪皚皚,山林間氣溫低至零下20攝氏度。陸軍第78集團軍某特戰(zhàn)旅抓住惡劣天氣,組織特戰(zhàn)分隊展開實戰(zhàn)背景下全程32公里的雪上課目連貫演練,全面檢驗和錘煉部隊極寒條件下的雪地作戰(zhàn)能力。
當天清晨,天剛蒙蒙亮,特戰(zhàn)小隊6名隊員已整裝待發(fā)。他們每人都身負25公斤隨行裝備,肩上挎著長步槍,一只手里是高過頭頂?shù)脑揭暗巧交┌澹硪恢皇痔嶂┱??;臒o人煙的山林間滴水成冰,特戰(zhàn)隊員的防寒面罩上很快凝結(jié)了一層晶瑩剔透的冰霜。
“××地域,我方隊員不慎落入雪窟被困其中,上級命你小隊迅速前往營救!”隨著該旅負責雪上課目集訓的副參謀長李忠南一聲令下,特戰(zhàn)隊員立即踩上雪板,用雪杖撐著加速向目標地域方向奔去。隊長王海濤沖在隊伍最前面,為身后隊員蹚出一條安全的雪路。
“雪地行軍如同武僧‘扎馬步’,既要保持腳踝對雪板的精準控制,又要注意負重背囊對隊員重心的影響。”隨隊指導的八一國家滑雪隊教練員介紹說,特戰(zhàn)隊員的雪地行軍與競技運動員的高山滑雪不同,雪地行軍更多考驗的是特戰(zhàn)隊員的體力耐力與核心力量。
“停止前進!”行進途中,王海濤突然叫停了飛速開進的隊伍,6個人圍站成一個圓圈,中間是王海濤手中展開的地圖。
“‘被困人員’情況危急,我們要抓緊時間趕到救援地域。”為了節(jié)省行軍時間,王海濤決定翻越高山。眼前這座有460米的高程差、翻越直線距離超過1300米的高山,最陡的路段坡度超過50度。“如果滑雪板上沒有防止向后滑行的止滑帶,人很難在山坡向上行走。”
艱難到達山頂,隊員們終于可以喘口氣、歇歇腳。他們的身上冒著熱氣,面罩上掛滿了冰霜。王海濤將細繩拴在隊員和隊員之間,以便小隊在下坡高速滑行的過程中保持隊形。
“與滑雪場里的雪不同,這里的雪是野雪,非常蓬松,加上林區(qū)雪地地形變化莫測,稍有不慎就會滑進雪坑。”王海濤雪上訓練經(jīng)驗非常豐富,“下山的雪道上還有數(shù)不清的樹枝、落石,隊員們背負沉重的背囊,高速下滑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會失去重心倒地,一名隊員摔倒會導致全隊連鎖性摔倒,非??简灮┘夹g(shù)。”
“前方山坳中有小股‘敵人’,迅速殲滅!”隊伍快速行進途中收到“敵情”通報,王海濤迅速做出剎車手勢,后續(xù)隊員一個接一個地甩尾急停,脫下背囊投入“戰(zhàn)斗”。清脆的槍聲回蕩在山林間,槍響靶落,隊員精準命中100米外的林間目標。
到達地圖上的目標地域,眼前出現(xiàn)一個25米高的懸崖。“被困人員”就在懸崖下的雪坑中,坑表面的積雪有明顯的塌陷痕跡。隊員們解除雪板,將滑降繩拋下懸崖,順著繩索下滑。
跳入雪坑中,王海濤命令一名隊員使用雪崩探測器搜索“被困人員”位置,同時自己甩出折疊式雪崩探尺,探測積雪深度。
此時,烏云遮住了太陽,天空中飄起鵝毛大雪。為了方便排汗,特戰(zhàn)隊員在雪地吉利服下只穿了一件滑雪壓縮衣。指甲蓋大的雪片落在隊員身上,瞬間融化鉆進衣服里,寒風吹過冷颼颼的,隊員們加快了“營救”速度。
他們利用雪板雪杖、睡袋背囊等“被困人員”隨身裝備,捆綁搭制出一個簡易又保暖的運送裝置,樣子很像雪橇。另一邊,“被困人員”搜索有了突破性進展,雪崩探測器發(fā)出急促的報警聲,王海濤和隊員們迅速鎖定了“被困人員”具體位置。
由于體溫降低,隊員們的吉利服外汗水和積雪融在一起凍結(jié)成一層“鎧甲”。顧不上處理,他們快速將“被困受傷人員”抬到運送裝置上,包裹嚴實后就立即趕赴預先設定的撤離點。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路上,“傷員”險情不斷。
“傷員生命體征變?nèi)?,需要盡早救治。”
“加裝冰爪!”隊長王海濤得知“傷員”情況后,果斷下達命令更換運送和撤離路線,翻山后撤縮短搶救時間。
面前的這座山嶺坡度足有近60度,上面布滿冰層,隊員們必須在腳底安裝冰爪配合繩索才能攀上去。但是只要翻過這個山崖,距離撤離點便僅剩1公里,比繞山撤離要少走約4公里路程。
冰天雪地中,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成了最大的考驗。特戰(zhàn)小隊6人先行登頂,他們把攀登繩綁在兩棵大樹之間,用4個D字環(huán)相互作用做成滑輪,配合手持上升器制成簡易的省力裝置。一名體力最好的隊員重新滑下山坡,將繩子連在運送“傷員”的“雪橇”上,6人合力將“傷員”拉上了山頂。
距離撤離點最后一公里,是全程下坡的狹窄山路。“傷員”病情危急,特戰(zhàn)小隊發(fā)起了最后的沖鋒。王海濤迅速做好分工,3名隊員在“雪橇”前為其提供動力,另外兩名隊員分別護在“傷員”左右,通過不斷變換合力方向控制“雪橇”行進方向。王海濤自己守在隊伍后面,他全程半蹲著,利用深犁式滑行,負責隨時為全隊緊急制動。
“考場如戰(zhàn)場,運動員滑雪比拼的是速度和技巧,而特戰(zhàn)隊員的訓練更突出戰(zhàn)場實用性,目的是完成戰(zhàn)斗任務。”教練員宋澤鋼介紹,隊長王海濤根據(jù)復雜多變的戰(zhàn)場環(huán)境和人員狀態(tài),果斷改變行動方式,出色完成了“救援”行動。
演練結(jié)束,簡單調(diào)整過后,王海濤和戰(zhàn)友們踩上雪板迅速向山下滑去,漫天雪花紛紛揚揚,他們很快便“消失”在林海雪原間。(邢鴻劍)
(來源:中國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