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這個女學員可真高!”從入學那一天開始,初見她的干部和教員總會感嘆這么一句。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北方人,一米八幾的個子讓她格外突出,不少男學員開玩笑說站在她身邊感到“壓力山大”。當然,男生們的壓力不僅來源于身高的“高海拔”,更來源于她做事的態(tài)度和取得的榮譽。打開她的收納箱,一摞摞獎牌證書映入眼簾:校級訓練標兵,學習先進個人、學院優(yōu)秀學員、蟬聯(lián)校運會100米和200米冠軍、大二學年榮立三等功、參與的大學生創(chuàng)新訓練項目獲國家級立項……

如何在緊張的軍校生活中成為綜合素質過硬的“多面手”?又是如何從在強手如云的學霸中脫穎而出?今天,讓我們走近她——軍事基礎教育學院學員四大隊學員趙浩君。
軍事素質標準高
考核場上一馬當先,輕松拿優(yōu)秀;運動場上收割金牌,風采無限;障礙場上無所畏懼,身影敏捷;隊列場上托端槍動作嫻熟,腳下正步鏗鏘……別人看到的都是她現(xiàn)在的輝煌與耀眼,而她心底的卻記得曾經(jīng)的痛苦與汗水。

她是“軍四代”,入學之初,在部隊大院里長大的趙浩君對軍校生活信心滿滿,按她自己的話說,“別人沒接觸過的自己都見過,別人做不好的自己肯定能做好。”然而新訓開始沒多久,她卻在訓練場上屢屢碰壁,“就像一盆接一盆的冷水,澆滅了自己心中略帶得意的火苗。”
“3公里第一圈就掉尾,你的腿長優(yōu)勢呢?”
“20個手榴彈還扔不到及格?”
“踢腿擺臂沒力度,這隊列動作可不行。”
怎么辦?痛定思痛,趙浩君暗下決心:“只能從數(shù)量上壓出來。”于是,她開始跟著男生練特戰(zhàn),天沒亮,她就出現(xiàn)在訓練場:200個俯臥撐雷打不動,5個大圈咬牙堅持,深蹲、臥推只減重不減量,慢慢的,她也能夠緊緊跟上大家的腳步了。作為儀仗俱樂部成員,為了完成好新生授銜儀式的迎送軍旗任務,她加班加點訓練摳動作,最多的一次一晚上正步走踢腿練習不下300動。“回宿舍腿都軟了,樓梯都爬不上去。”

汗水澆灌的花兒終于迎來了開放。截止大三上學期,趙浩君的歷次軍事體育考核全部優(yōu)秀;參加學院第二屆軍事體育運動會榮獲100米、200米冠軍,并打破200米院紀錄;連續(xù)三年代表學院參加校運會,斬獲獎項無數(shù),被評為校優(yōu)秀運動員。
強自律不服輸,這就是她進步的不竭源泉。
學習競賽水平高
在趙浩君的眼里,軍校學員,既是軍人又是學生,體能過硬,學習成績也不能落后。英語一直是趙浩君的強項,高二時她得英語就輕松達到六級水平,還作為輔導譯員參與了外軍學員的交流和翻譯工作。大學時英語成績始終保持全隊第一。在大家備考四六級的時候,她主動當起“小教員”,制作ppt為大家傳授經(jīng)驗,她提供的一些“小技巧”許多同學表示很受用。

對于原本不擅長的理工科目,她憑著“10天翻爛一本書”的勁頭,成功擺脫中游倒數(shù)來回晃的處境,走到了專業(yè)前列。后來,她參與的大學生創(chuàng)新訓練項目獲國家級立項,ican國際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中獲湖南省二等獎并入圍國賽,“外研社杯”全國高校創(chuàng)新英語挑戰(zhàn)活動綜合能力賽中以高分躋身決賽……

成績的取得并非一帆風順。趙浩君清楚地記得,ican正式答辯之前,她把PPT改了一遍又一遍,甚至不惜推倒重來,經(jīng)常熬到天亮。為了良好的展示效果,她獨自一人在空教室模擬講解,借助錄像調整動作和語言,如此反復幾十遍終于達到了滿意的效果。
高標準嚴要求,這就是她前進路上的最大助力。
綜合能力素質高
用身邊戰(zhàn)友的話來說,趙浩君堪稱“全能型選手”。作為圖書館的常客,她要求自己每個學期閱讀15本書籍;作為連隊“筆桿子”,她積極參與新聞宣傳和戰(zhàn)略研究,在人民網(wǎng)、光明軍事、中國軍網(wǎng)等各級媒體發(fā)表稿件二十余篇;作為學員骨干,她歷任班長、政治部宣??聘墒?、副指導員,工作干得同樣出色;作為“文藝青年”,鋼琴、跆拳道、書法樣樣能來,各種晚會活動都有她活躍的身影……
有人會問,兼顧學習訓練,哪里還有這么多的精力?趙浩君的秘訣是“兩個本子”——“大本子”和“小本子”。前者寫自己參與或組織大項活動的收獲體會,后者寫學習訓練的心得和擔任骨干時的經(jīng)驗教訓。“手里小動作太多,停頓與間隔的時間把握不好”——寫的是第一次登臺演講的細節(jié)問題;“要求零錯誤,錯別字和格式問題要反復檢查”——源自第一次負責整理講稿時出錯鬧了笑話……每每再翻開過去的總結反思,她都會有新的收獲。

“每個迎風奔跑的人,都是自己的英雄。”趙浩君很喜歡這句話。她也將用勤奮澆灌綠色夢想,繼續(xù)滿懷青春熱血奔跑在強軍路上,在父輩精神的指引下,書寫屬于自己的輝煌篇章。
(來源:國防科大 作者:王向陽 何天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