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響>>> 黃家有條家規(guī):黃家子孫必須報名參軍
她成了“三外公”生前部隊的一名戰(zhàn)士

黃繼光大哥的外孫女顧凌,成為黃繼光生前所在部隊的一名戰(zhàn)士。
長江日報訊(記者金文兵)“課本上這個人,是我的三爸!”小學時,黃忠凱指著課本上的黃繼光畫像,驕傲地對同學炫耀,語言里滿是自豪感、榮譽感。
“三爸”,是作為侄兒對于三伯父黃繼光的稱呼。今年46歲的黃忠凱,曾在總參某部服役3年。據(jù)他介紹,他其實也可以選擇不去參軍入伍。但為了小時候的那份榮譽感,他選擇入伍。軍營里,他抱著兩份信念:對外,要不怕犧牲、敢于吃苦;內(nèi)心里也堅守著“至少,我不能給三爸丟臉”的底線。于是,他刻苦訓練,踏實工作,空余時間就自學文化,受到部隊首長的肯定與表揚。
退伍后,他回到家鄉(xiāng)中江縣,通過了公務員考試,成為一名人民警察。他長期工作在基層,先后擔任當?shù)囟鄠€派出所的所長、指導員等職,現(xiàn)任縣公安局特巡警大隊副大隊長。
近日,他說:“很感謝長江日報的這組報道,選擇了黃繼光的三個人生坐標、以及黃繼光連歷任連長的報道,這種獨特的報道角度,讓我們看到了黃繼光精神在代代傳承。”
據(jù)黃繼光的侄兒黃擁軍介紹,黃繼光犧牲后,黃家立下家規(guī):每一個黃家子孫,都要繼承“三爸”“三爺”精神,長大后必須報名參軍。迄今,黃家前后已有16名軍人。
顧凌是黃繼光大哥的外孫女,最早對于三外公(黃繼光)的印象,同樣來源于小學課本上。“自從知道這個事后,只要聽到三外公的名字、看到三外公的畫像,心里就不由涌出一種血脈相連的悸動。”看過長江日報關(guān)于尋訪黃繼光連連長的系列報道后,顧凌很是感慨。
2000年,18歲的她成為黃繼光生前所在部隊的一名戰(zhàn)士?,F(xiàn)在,她在空降兵軍醫(yī)院特診科擔任主治醫(yī)師、中校軍銜。顧凌的微信留言很簡單——“用心甘情愿的態(tài)度,過隨遇而安的生活。”
參軍20年,知道她是黃繼光外孫女的人,很少。她總記得父母送她當兵時的叮嚀:“你只有給黃繼光爭光的義務,沒有給他抹黑的權(quán)利。”
她覺得,沒有必要把“英雄的后代”成天掛在嘴邊。因此,她一直心甘情愿地認真做事,同時又很低調(diào)地做人,過一種她期望的“隨遇而安的生活”。
但作為英雄的后代,她總在內(nèi)心里默默承擔著傳承紅色基因的一份責任。“我是一名軍醫(yī),身上擔負著軍人和醫(yī)生的雙重使命。和平年代,我是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如果打起仗來,那么我就是一名勇敢的戰(zhàn)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