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是江西省豐城市人,2008年12月入伍,2010年底退伍。2012年1月1日上午,李超乘坐公交車時因制止偷竊行為,與歹徒展開殊死搏斗,不幸被刺中心臟,獻出年僅21歲的生命。
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的報道——
  
武警贛州支隊寧都中隊官兵用英模精神激發(fā)精武動力——
紅土地馳騁紅軍傳人
■解放軍報記者 代烽 通訊員 周勇敢 賴檳
“李超!”晚點名時,武警江西總隊贛州支隊寧都中隊中隊長李先玉第一個呼點英雄的名字,全體官兵齊聲響亮答“到”。
“我們駐守在紅軍曾經浴血奮戰(zhàn)的紅土地上,英雄從來都是在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中誕生的!”李先玉告訴記者,李超是江西省豐城市人,2008年12月入伍,2010年底退伍。2012年1月1日上午,李超乘坐公交車時因制止偷竊行為,與歹徒展開殊死搏斗,不幸被刺中心臟,獻出年僅21歲的生命。
緊急關頭,考驗赤膽忠心;生死抉擇,彰顯英雄本色。李超犧牲后,先后被追授豐城市“見義勇為英雄”“江西省見義勇為先進分子”榮譽稱號。武警江西總隊和豐城市委市政府分別作出向李超學習的決定。
“李超在危險面前,總是一馬當先。入伍兩年,他先后參與處置突發(fā)事件1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6人。”中隊指導員段圣奇談到,如今中隊每天晚點名,第一個呼點“李超”,就是要讓官兵牢記李超永遠是中隊的兵。
英雄已逝,精神長存。中隊在營區(qū)專門設置李超先進事跡宣傳欄,官兵人手一冊《李超故事集》,經常組織觀看李超視頻資料,激勵官兵以英雄為榜樣,擔當強軍重任。今年清明節(jié),中隊官兵在操場上擺放鮮花和李超生前學習訓練照片,深情緬懷戰(zhàn)友、悼念英雄。
在中隊榮譽室的展柜里,陳列著李超生前使用過的一件沙背心和一個子彈袋。李先玉介紹說,李超剛入伍時5公里越野成績不理想,就自制了一個沙背心穿在身上強化體能。一段時間后,他的5公里越野成績突飛猛進,被評為中隊訓練標兵,被官兵稱為“飛人”。
學英雄精神,當英雄傳人。為激勵官兵追隨英雄腳步、矢志強軍事業(yè),中隊定期為5公里越野成績第一的官兵授予“飛人”稱號。列兵田曠堅持每天負重跑步訓練,還經常向戰(zhàn)友請教技巧。前不久,在中隊5公里越野考核中,他取得第一名的成績,如愿以償獲得“飛人”稱號。
練兵備戰(zhàn),時不我待。中隊按照源于實戰(zhàn)、高于實戰(zhàn)、嚴于實戰(zhàn)的要求精武強能,在解決短板、夯實基礎、強化重點、規(guī)范秩序上下功夫,常態(tài)開展實戰(zhàn)化戰(zhàn)備訓練,不斷提高反恐處突、搶險救災能力。
2016年6月,贛州支隊組織應急班特戰(zhàn)比武,18個單位100多名特戰(zhàn)隊員同場競技。比武當天,氣溫高達40攝氏度,異常悶熱。幾個課目比下來,有的戰(zhàn)士出現胸悶氣短、體力不支的情況,眼看快撐不住了。
緊急關頭,帶隊的寧都中隊副中隊長盧會斌進行“火線”動員:“同志們,我們要發(fā)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不辜負英雄部隊的稱號!”中隊應急班戰(zhàn)士再次振奮精神、頑強拼搏,以精湛的軍事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過硬的戰(zhàn)斗作風,完成所有比武課目,最終勇奪團體總分第一名。
人民衛(wèi)士忠于黨,履行使命保平安。近年來,寧都中隊先后出色完成重大任務20余次,有效維護了駐地社會穩(wěn)定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采訪結束時,該中隊官兵紛紛表示:“李超是紅土地培養(yǎng)出來的英雄,我們一定弘揚英模精神、激發(fā)精武動力,爭當新時代紅軍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