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北京5月5日電(韓章云 張佳璐)“軍中好兒郎,志當存高遠”。5月4日是五四青年節(jié),當日下午,火箭軍某部13名來自國防施工一線的優(yōu)秀青年代表獲得“強軍路上好青年”嘉獎。
記者了解到,這是火箭軍某部舉辦的第三屆“強軍路上好青年”頒獎典禮。一直以來,該部都注重發(fā)掘官兵身邊故事,發(fā)揮榜樣勵志作用,著力構(gòu)造青春奮進、昂揚向上的能量正磁場。從第一屆到第三屆,一代代好青年接力傳承,奏響一曲曲獻身國防、青春逐夢、崗位建功的火熱交響。

獲得“強軍路上好青年”嘉獎的火箭軍青年代表與家人共享幸福榮光。 方雷 攝
由于工作性質(zhì),該部官兵常年工作在偏遠的深山、荒漠,戎裝不常穿、軍銜不常戴,一批批青年官兵只能把從軍入伍的榮耀默默藏在心里,用無悔青春托舉起大國長劍。
來自某部一線的“好青年”蓋清林登臺講述了“特殊軍銜”的故事。“山有名,我無名;以無名,鑄威名!”蓋清林告訴記者,選擇把青春獻給大山、獻給國防事業(yè),更有一份別樣的自豪榮耀。
來自某部的“好青年”劉開奇,平時肯吃苦,敢拼又能鉆,憑著雷鋒般的“釘子”精神,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無論是在炊事班,還是在醫(yī)療隊,都盡情揮灑著光和熱。他告訴記者,他的班長冉旭東,是上一屆的“好青年”,班長的成長經(jīng)歷時時激勵著自己,“也要成為像班長一樣優(yōu)秀的人!”
來自某工區(qū)一線的張鵬舉經(jīng)常在煙塵密布、焊光飛濺的坑道里工作。作為“90后”,常年與險石抗爭,與泥漿相融,最初他也不能理解自己的青春這樣度過是否值得。但在一次次攻關口、一場場啃硬骨的戰(zhàn)斗中,張鵬舉逐漸感受到了那鐫刻在巖層深處、烙印在火箭軍士兵心間的精神圖騰。

火箭軍杰出青年代表重溫入黨誓詞,不忘初心跟黨走。 方雷 攝
張鵬舉告訴記者,現(xiàn)在物質(zhì)生活富足了,精神上的迷失卻成為一代青年人的迷茫。“來到部隊大熔爐,就是摔打磨練,讓自己精神富足起來,擔當起一代人的責任!”
“榜樣的力量在于感染、凝聚、傳承,連續(xù)幾年評選‘強軍路上好青年’,整個部隊呈現(xiàn)出朝氣蓬勃、自強不息的精神風貌。”據(jù)該基地領導表示,“好青年”身上蘊含的強軍正能量,有效激發(fā)該部官兵投身國防工程建設偉大事業(yè)的激情動力,凝聚起建設強大火箭軍的磅礴力量。(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