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東風-26型導彈列裝 我軍形成火力銜接全覆蓋態(tài)勢
人民網北京5月3日電 (記者 黃子娟)4月26日下午,在中國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國防部新聞發(fā)言人吳謙大校證實,東風-26導彈經過試裝試用和作戰(zhàn)檢驗,具備了整建制裝備部隊的條件,授裝后已正式進入火箭軍戰(zhàn)斗序列。軍事專家李亞強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我們有近程導彈和遠程導彈,而東風-26恰恰是一個中遠程導彈,從而形成火力銜接全覆蓋的態(tài)勢,這對于戰(zhàn)略導彈部隊的能力有很大促進作用。
吳謙介紹,東風-26型導彈是我們國家新一代中遠程彈道導彈,具備以下四個特點:一是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是中國自行研制的武器。二是戰(zhàn)斗部核常兼?zhèn)?,既可遂行快速核反擊任務,也可遂行常?guī)中遠程精確打擊任務。三是打擊目標陸海兼?zhèn)?,具備對陸上重要目標和海上大中型艦船精確打擊能力。四是融合了多項新技術,通用化、集成化、信息化水平高。
但吳謙同時也強調,中國自衛(wèi)防御的核戰(zhàn)略和部署先使用的核武器的核政策沒有任何改變。
東風-26型導彈首次曝光于2015年九三閱兵式上。由于其射程更遠,廣大軍迷賦予其“關島快遞”的威名。軍事專家李亞強表示,東風-26的入列,使我軍彈道導彈部隊的武器裝備更成體系。我們有近程導彈和遠程導彈,而東風-26恰恰是一個中遠程導彈,從而形成火力銜接全覆蓋的態(tài)勢,這對于戰(zhàn)略導彈部隊的能力有很大促進作用。
那么,中國三位一體戰(zhàn)略核力量的構建上,還有哪些方面需要提升呢?
李亞強認為,三位一體核力量建設是世界一流軍隊必須具備的能力。從空中力量來說,需要研究和考慮是否能發(fā)射更遠的巡航彈,而海軍方面,彈道導彈核潛艇怎么能打得遠和打得準,也是需要進一步發(fā)展。總而言之,除了在使用平臺上、射程、精度上不斷提高外,隨著武器裝備的發(fā)展,信息化保障方面也需要不斷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