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脫下軍裝更要守住底線,隨意泄密可不行!”
不久前,第39集團軍某旅安全保密教育課上,保衛(wèi)科科長巒玉柱向大家講了自己探親路上的一段經(jīng)歷。
火車上,巒玉柱和鄰座一名退役士兵攀談起來。沒想到,這名退役士兵竟順嘴說出了原部隊的戰(zhàn)備建制、作戰(zhàn)任務等敏感信息。巒科長連忙加以制止。
“堅決不允許將涉密資料帶出營區(qū)!”巒玉柱緊接著說起了讓他至今記憶猶新的一件事:某四級軍士長退伍時,打算將在部隊研制的科研成果資料當成求職“敲門磚”,在離隊點驗時被發(fā)現(xiàn),幸好及時得到制止。
“最容易放松保密弦的時段,主要集中在新兵入伍、家庭遭遇變故、干部轉(zhuǎn)業(yè)和戰(zhàn)士復退后。”巒玉柱接著說,“一日從軍,終身守密。不管是在部隊服役期間,還是脫下軍裝走向社會,都應該時刻繃緊保密這根弦!”
2 教育討論中,官兵們紛紛談到,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失泄密隱患給部隊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
上月初,旅里進行安全保密檢查,先后查找出可連接電腦的手表、能上網(wǎng)的耳機、電子書、紐扣wifi發(fā)射器、超mini袖珍存儲U盤等失泄密隱患。
“官兵對《中國人民解放軍保密守則》《計算機網(wǎng)絡安全保密守則》《嚴密防范網(wǎng)絡泄密十條禁令》等規(guī)章制度都能記個八九不離十,但在具體工作中,存在打擦邊球現(xiàn)象。”十四連指導員龔煜棋談到,“保密無小事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有時工作一忙就拋到了腦后。”
“日常工作中,對涉密人員重使用輕管理、重眼前輕長遠,一些在涉密崗位上工作的人員通常會一直干到轉(zhuǎn)業(yè)或復員,脫密教育也是保密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三營營長胡仕峰分析道。
3 “旅里核心涉密人員一共就二十幾個人,通常情況下,每年都有人涉及復轉(zhuǎn)。”
軍務科科長劉闖告訴記者,“我們除了提前將涉密人員脫崗外,每半年還給每個人單獨開展保密教育,讓他們與保密教員交流談心,與連隊教育共同形成‘雙保險’。”
與此同時,該旅還定期組織涉密人員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保護國家秘密法》《刑法》等相關法律條文,制定下發(fā)《涉密人員脫密條例》《核心涉密人員政治考核登記表》《核心涉密人員政治考核實施細則》,明確要求在安全保密教育中加入脫密教育,最大限度地避免泄密賣密事件的發(fā)生。
除此之外,他們還堅持與涉密崗位人員的家庭建立聯(lián)防聯(lián)審機制,及時與涉密崗位人員家人互通情況,合力摸清底數(shù),做到及早預防。(王本旭 張佳帥 本報特約記者 向勇)
來源:http://mil.huanqiu.com/china/2016-11/974128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