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印度軍方一架米-17直升機在泰米爾納德邦墜毀,機上至少13人身亡,其中包括印國防參謀長比平·拉瓦特。

印度國防參謀長比平·拉瓦特 資料圖
直升機型號龐雜,風險大!
印軍和媒體對外公布的救援現(xiàn)場視頻顯示,墜機地點植被茂密,有很多樹木,而且崎嶇不平。這架米-17直升機無論是墜落還是迫降,都不可能平穩(wěn)地落到地面上。加之主旋翼可能處于高速旋轉狀態(tài),直升機的機體結構必然遭到極大破壞,而機組成員和乘客會受到很大傷害。
另外,這架米-17直升機墜毀后,機身四分五裂,殘骸劇烈燃燒,熊熊大火也會對幸存者產生二次傷害。起火原因可能是機體斷裂導致燃油泄漏并被引燃。
據報道,直升機失事前距離目的地僅5分鐘的飛行距離,墜機地點距離最近的主干道約10公里,但樹木和崎嶇地形無疑會阻礙救援。

12月8日墜毀的米-17V-5直升機殘骸
2015年,比平·拉瓦特乘坐印度本土生產的“獵豹”直升機時,就曾遭遇過墜機事故,他躲過了那一場空難,但是沒有躲過這一次。
此次墜毀的米-17直升機是印度從俄羅斯采購的,是該系列的最新改進型——米-17V-5。印度在2008年和2012年分別訂購了80架和71架米-17V-5,后續(xù)又追加采購了48架。
與基本型號相比,米-17V-5的發(fā)動機功率更大,而且換裝了新式電子設備,部分機身加裝了防彈裝甲板,防護能力和可靠性更強。
然而,印度軍隊裝備的直升機過于龐雜,有國產型號,有引進外國技術的本土生產型號,還有從俄羅斯和美國采購的型號,這就會導致后勤保障問題和維修困難。因此,印度軍隊的直升機發(fā)生過多起墜毀事故。

印軍的米-17系列直升機發(fā)生過多起墜毀事故,圖為2018年的一起事故。
將領身亡令印軍遭重創(chuàng)
首任國防參謀長比平·拉瓦特在直升機墜毀事故中身亡,可能會令印度軍隊的現(xiàn)代化建設遭受重創(chuàng)。
比平·拉瓦特于2016年12月出任印度陸軍參謀長,2019年12月31日卸任。2020年1月1日,比平·拉瓦特正式就任印度首任國防參謀長。
印度政府之所以設立國防參謀長這個職務,是為了整合陸??杖娏α?,或許也包括解決陸軍和空軍之間的“直升機爭端”。

印度空軍一架美制CH-47“支奴干”運輸直升機今年8月25日緊急降落在一所學校內。
印度空軍和印度陸軍曾因爭奪直升機鬧過矛盾。
1986年頒布的《印度陸空軍聯(lián)合指導意見》規(guī)定,印陸航部隊只能配備5噸以下的輕型通用和偵察直升機,從而束縛了印陸航部隊的發(fā)展。2012年10月,印國防部批準陸軍發(fā)展重型直升機和武裝直升機部隊。但印度空軍認為這是在浪費資源,同時指出印度陸軍至少需要花上30年到40年的時間才能實現(xiàn)對重型直升機的維修保養(yǎng)和操作。印度陸軍高層為爭奪更多先進的直升機,一直在和空軍斗法。
印度總理莫迪新設國防參謀長職位,并讓比平·拉瓦特擔此重任,也是希望借助他的威望和影響力調解矛盾、整合作戰(zhàn)力量。然而,比平·拉瓦特在墜機事故中身亡,可能會打亂這一規(guī)劃。
正如印度國防部長拉杰納特·辛格在社交媒體上所說:“他(比平·拉瓦特)的遇難,對武裝部隊和國家來說是不可挽回的損失。” 【撰稿:環(huán)球資訊 魏東旭 來源:“環(huán)球資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