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哈伊洛夫斯基軍事炮兵學院學員進行實彈射擊
俄《消息報》記者日前走訪俄羅斯歷史最悠久軍事院校之一的米哈伊洛夫斯基軍事炮兵學院,實地考察了俄炮兵軍官在此錘煉成長的過程。
米哈伊洛夫斯基軍事炮兵學院是俄唯一一所為導彈和炮兵部隊培養(yǎng)軍官的高等軍事院校,12月7日系其成立200周年紀念日。200年來,該院共培養(yǎng)257名喬治十字勛章獲得者、93名蘇聯(lián)英雄和5名俄羅斯英雄。
在米哈伊洛夫斯基軍事炮兵學院,學員頭兩年主要學習基礎教育課程,以儲備理論知識、熟悉武器系統(tǒng)各項數據指標,接下來通過實際操作武器裝備,了解炮班編成分工及炮長的具體工作。畢業(yè)班學員需要學習制定火力打擊計劃,并搭建兵團級規(guī)模的火力配系。臨畢業(yè)時,所有學員必須獨立完成發(fā)射作業(yè),展示學業(yè)成果。不過,只有為數不多的佼佼者可以進行實彈發(fā)射,其余人只能進行電子模擬發(fā)射。
導彈和火箭炮系3年級學員尼古拉·卡祖羅夫,追隨哥哥的腳步考入米哈伊洛夫斯基軍事炮兵學院,目前正學習操作“旋風-S”火箭炮系統(tǒng)。他說:“我從小就喜歡數學,這對射擊諸元計算很有幫助。”隨著新式武器系統(tǒng)不斷列裝部隊,多項作業(yè)實現(xiàn)了自動化,現(xiàn)代化火箭炮系統(tǒng)可以引導炮彈直接攻擊目標,軍官只需輸入數據即可??ㄗ媪_夫迫切期盼著學習操作“伊斯坎德爾-M”戰(zhàn)役戰(zhàn)術導彈系統(tǒng),這是導彈軍官培訓最高水平的標志。
瓦季姆·克柳耶夫在炮兵系讀大四,他剛剛結束“姆斯塔-S”自行榴彈炮的學習操作課程,所有課程均拿到滿分,正向金質獎章畢業(yè)生目標奮進。他介紹說:“我最喜歡D-30榴彈炮。這種拖曳式火炮構造簡單,沒有復雜的電子設備,可以機械瞄準,但操作起來并不輕松。射擊前,需要完成多項作業(yè),比如獲取氣象通報、編制數值修正表,考慮風速風向等氣象條件、炮身磨損和裝藥溫度等彈道因素。”克柳耶夫仍記得他作為“姆斯塔-B”炮兵連長進行第一次實彈射擊的日子,“一走進指揮所,就有人向我指示某個可視目標。而炮兵連位于隱蔽陣地,根本看不到靶標。我需要計算目標坐標,進行修正,然后把瞄準器、水平尺的具體數據傳送給炮兵連。第一發(fā)為試射,看到炮彈爆炸后,再在偵察員和測距儀的幫助下找到誤差值進行修正,最后下達指令。當看到目標命中,那種成就感簡直難以形容”。
該院火箭炮兵戰(zhàn)術和戰(zhàn)斗工作教研室高級講師謝爾蓋·福米切夫上校表示:“學員在這里學習操作復雜、現(xiàn)代化的高技術裝備。我們教導他們不要懼怕任何新生事物。在這兒不是單純地講解具體的武器裝備,而是讓學員了解如何去熟悉一款陌生的技術裝備。這很重要,因為部隊將不斷列裝新式武器裝備。”(李子實)
(來源:中國國防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