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迫降成功后的安-124運輸機
近日,一架俄羅斯安-124運輸機從西伯利亞托爾馬切沃機場起飛后遭遇空中險情,返回機場后盡管成功迫降,但機身沖出跑道,起落架折斷,機頭重重摔在白雪覆蓋的地面上。頗具戲劇性的這一幕隨后迅速出現(xiàn)在各大媒體上。
盡管全世界目光都集中在這架“趴窩”的安-124身上,但實際上外界關于這次事故的相關細節(jié)知之甚少。據報道,這是一架飛往維也納的飛機,在升空后不久,機身左側2號發(fā)動機突然發(fā)生爆炸,碎片擊穿了機身。隨后,機長向機場塔臺緊急報告并要求返航,但由于爆炸破片切斷了機上線纜,導致電力中斷、液壓系統(tǒng)失靈,即便飛機順利返回機場,也只能在無法啟動剎車系統(tǒng)的情況下強行降落,風險極大。
幸運的是,這架安-124在沖出跑道300米后成功迫降。包括機長在內的14名機組成員均平安無恙。
安-124是蘇聯(lián)航空遺產的“最佳代表”,也是全世界最大的軍用運輸機和排名前3位的貨運飛機。該機對俄軍方和全球航運業(yè)意義重大,稱得上是“不可替代”。美國曾使用安-124轉運阿特拉斯-5火箭,北約歐洲盟國中有18個是其“鐵桿用戶”,一些航空企業(yè)也依賴安-124運輸零件。
近年來,由于俄羅斯與烏克蘭關系惡化,由烏克蘭設計的安-124于2014年被迫停產。此后,俄方試圖自行生產該型飛機,并推出安-124-102“大象”。對此,烏克蘭四處抗議,要求俄版安-124改名,不得使用“安”系列名稱。
對于此次事故原因,一些專家指出,很可能是由于發(fā)動機渦輪葉片金屬疲勞導致的。據報道,發(fā)動機碎片甚至落在距機場千米外的“百事可樂”灌裝廠和貿易公司倉庫中,足見當時爆炸產生的威力之大。也有一些航空專家懷疑爆炸是由發(fā)動機吸入異物引起。
無論是何種原因所致,俄羅斯在這起事故中的教訓是必須對這型日漸老舊的飛機進行升級改造。否則,下一次安-124再出現(xiàn)事故,恐怕就不是沖出跑道這么幸運了。(怡 白)
(來源:中國國防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