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年輕一代反思“神風特攻隊”:不愿意為國家參戰(zhàn)送死
參考消息網11月13日報道 英媒稱,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數以千計的日本飛行員加入“神風特攻隊”,以“帝國之名”用自殺式的飛機俯沖向美軍進攻。70多年之后回首歷史,看看這些曾經的日本軍人如今對日本年輕一代來說意味著什么。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1月5日報道,當記者在東京問三個年輕人對“神風特攻隊”有何看法時,他們的回答分別是:不合理、英勇、愚蠢。
“‘英勇’?”當池澤舜平聽到弟弟池澤匠的形容時發(fā)出了質疑,“我怎么不知道你原來這么右翼?”
報道稱,具體的數字很難核實,但一般相信,有3000-4000名日本飛行員曾駕駛飛機主動撞向盟軍目標。
據估計,這類任務的成功率只占10%,但卻曾經導致過50艘盟軍艦船沉沒。
報道稱,戰(zhàn)后數十年來,在日本,有關“神風”飛行員的看法一直很分化,原因之一是這些飛行員所留下的歷史反復被日本右翼民族主義者利用。
“盟軍于1952年離開日本時,右翼民族主義者強勢地冒出,他們在幾代人當中一直致力于奪回主流話語權。”靜岡大學的M·G·舍夫托教授說。
“甚至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日本民眾的絕大多數仍然認為‘神風’是一種可恥的東西,是政權對他們的家人犯下的罪。”
“但是在1990年代,民族主義分子開始試水,試探他們能不能將‘神風’飛行員封為‘英雄’而相安無事。當他們沒有遭遇反彈之后,他們就越來越大膽。”舍夫托教授說。
報道稱,進入21世紀,《吾為君亡》、《永遠的零》等右翼電影公映,就直接將“神風特攻隊”塑造成所謂“英雄”。
報道稱,那個評價他們“英勇”的少年池澤匠也承認,他的觀點是受到了電影的影響,但是他說,假如日本明天要打仗,他不會愿意為國家而死。
英媒發(fā)現,事實上,根據蓋洛普國際在線的調查,即使只是為國家參戰(zhàn),也只有11%的日本國民表示愿意。這個數字令日本在受訪國家當中位列最后。
可是,那些在當時多數是在17-24歲之間的“神風”飛行員,真的都完全自愿為他們的國家而死嗎?
英國廣播公司記者與兩位僅有的幸存者談過,他們都已經90多歲了,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
(原標題:日本年輕一代反思“神風特攻隊”:不愿意為國家參戰(zhàn)送死)
來源:http://www.chinanews.com/gj/2017/11-13/8374666.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