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時報綜合報道】同一天,一來一往間,半島的對立與敵意被又一次拱火,朝核問題的死結越系越緊。“當前朝鮮半島形勢復雜敏感,各方應共同努力,避免相互刺激、加劇緊張對立。”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耿爽2日表示。顯然,是該換一種思路打破朝核“循環(huán)怪圈”的時候了,問題是美日韓聽得進去嗎?
正如此前的做法一樣,韓日單獨制裁再次給半島對立拱火,但兩國及一些西方媒體卻依舊試圖把責任往中國身上推。韓國《中央日報》題為“安理會對朝制裁決議的成敗取決于中國”的評論頗具代表性。文章稱,對聯(lián)合國制裁措施感到不滿意的韓美日還對朝單邊制裁,這是在強有力的聯(lián)合國制裁基礎上進一步追加的措施,因此只要徹底執(zhí)行,可以扼緊朝鮮經(jīng)濟命門,迫其走向談判桌。不過,在此有一個關鍵性的問題,那就是這必須以中國切實履行決議內容為前提。即使中方不正式放松對朝制裁,也仍然存在很多漏洞。煤炭進口企業(yè)是否會如實申報就令人存疑,且急于發(fā)展經(jīng)濟的地方當局也可能不會嚴格遵守中央政府的命令。“韓國應該瞪大眼睛進行監(jiān)視,確保不發(fā)生這樣的破綻。”
韓國的強硬做法真能迫使朝鮮走向談判桌嗎?在分析人士看來,簡直是自欺欺人。“制裁朝鮮:徒勞、適得其反,而且危險”,首爾延世大學國際研究副教授約翰·德魯利2日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wǎng)撰文說,如果朝鮮必須勒緊腰帶,核計劃和導彈項目會是他們最不想下馬的項目。相反,在沒有外交談判、壓力加劇之下,平壤可能會變本加厲強化核威懾力量,認為這是最好的國家安全和政權生存保障。平壤公然違反核不擴散條約,有必要進行懲處。但只針對核項目和導彈項目進行有限制裁才是明智之舉。對朝鮮施加更多、旨在造成更大的痛苦的制裁只能強化平壤緊握其所謂“核寶劍”的決心。最終,帶給我們的將是悲哀的諷刺。這些年來試圖收緊勒在平壤脖子上的“繩索”、圍堵朝鮮經(jīng)濟的制裁努力不僅是徒勞的,也是危險的。我們應當開辟另一條道路,朝鮮問題唯一解決之道是吸引朝鮮政府和人民結束孤立的長期策略。這需要坐下來與金正恩談判,幫助他開放和發(fā)展經(jīng)濟。
俄羅斯《消息報》稱,就像當年的利比亞一樣,朝鮮感到自己處于包圍圈中,實際上朝鮮希望進行對話。
復旦大學朝鮮與韓國研究中心主任鄭繼永2日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現(xiàn)在半島局勢非常危險,韓國提出的單邊制裁內容直接觸動朝鮮最敏感的地方,這很大程度上是在故意刺激朝鮮。如果朝鮮真采取強硬反應,那半島局勢出問題的可能性很大。現(xiàn)在韓國處在政治危機中,需要釋放壓力的出口,而對朝制裁正好給了它一個出口,因此韓國才會采取大膽行動。安理會制裁的真正目的是想解決半島核問題,而不是通過制裁生更多事端出來。我們應該更多讓朝核問題向有利于解決的方向引導,而不是把問題激化到要動手的地步。這時候推出如此嚴厲的單邊制裁,反倒可能把局勢引向那種情況。
【環(huán)球時報駐朝鮮、韓國、日本、美國特派特約記者 周之然 陳尚文 孫秀萍 李勇 環(huán)球時報記者 林鵬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