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星條旗報》網站11月24日報道,在烏克蘭的激烈交火促使五角大樓重新考慮自己的武器庫存。如果今天爆發(fā)另一場大規(guī)模戰(zhàn)爭,美國會有足夠的彈藥投入戰(zhàn)斗嗎?
報道稱,這是五角大樓決策者當下一方面力圖為烏克蘭提供武器來應對可能持續(xù)數年之久的俄烏戰(zhàn)爭,另一方面還要考慮未來可能爆發(fā)新沖突的情況下所面臨的問題。
烏克蘭每天約有7000發(fā)彈藥射向俄方,包括155毫米榴彈炮炮彈、“毒刺”防空導彈以及數以千計的小型武器彈藥等。
報道稱,烏克蘭的大部分火力來自美國政府資助的武器,這些武器幾乎每周都會被運往前線。拜登政府此前宣布了對烏克蘭的另一輪援助,將再提供2000萬發(fā)小型武器彈藥。
五角大樓負責審計工作的邁克爾·麥科德對《星條旗報》記者說:“我們還沒到關鍵軍火庫存只夠維持幾天的境地,但是我們支持的伙伴正面臨這種情況。”
報道說,美國國防生產線并沒有為供應大規(guī)模地面戰(zhàn)爭而加大產能,此外“毒刺”等武器的生產線此前就已關閉。這給美國的武器儲備帶來了壓力,也讓官員們懷疑美國是否有足夠規(guī)模的武器庫存。
五角大樓負責武器采購事務的最高官員比爾·拉普蘭特說:“如果印太司令部面臨突發(fā)情況怎么辦?如果不是5年后也不是10年后,而是下周就出現情況該怎么辦?”
美國負責采辦的助理陸軍部長道格·布什認為,陸軍也在使用許多在烏克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的彈藥,包括被稱為“海馬斯”的高機動性火箭炮系統、“毒刺”導彈和155毫米榴彈炮,并說陸軍目前正在評估自己的庫存需求。
美國向烏克蘭提供的一攬子軍事援助要么動用了武器庫存,要么出資與軍工行業(yè)簽訂合同來加大生產力度。
即便有新資金的注入,美軍武器庫存也不可能迅速得到補充。維持生產線的運轉成本高昂,美國陸軍還有其他需要優(yōu)先考慮的支出。
報道稱,今年5月,五角大樓與雷神公司簽訂了價值6.24億美元的合同,采購1300枚“毒刺”導彈,但雷神公司說,由于零部件短缺,要到明年才能提高產量。
根據對美國陸軍以往預算文件的分析,美國戰(zhàn)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高級顧問馬克·坎西恩估計,美國向烏克蘭提供的1600套“毒刺”系統約占其總庫存的1/4。五角大樓本月宣布了一項價值1440萬美元的合同,為的是加快生產“海馬斯”系統,以補充庫存。

M142海馬斯火箭炮系統(路透社)
《星條旗報》網站援引美國保衛(wèi)民主基金會軍事和政治力量中心分析師瑞安·布羅布斯特的話說:“這場沖突暴露出美國及其盟友在彈藥生產方面可能不足以滿足大規(guī)模陸地戰(zhàn)爭所需的短板。”
(來源:參考消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