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新社華盛頓12日報道,6個月來,西方人一直在從自己的武器庫中取出庫存來支持烏克蘭,現在他們正在動員他們的國防工業(yè)補充武器庫存并繼續(xù)支持基輔。
報道稱,北約國家并非擁有相同的軍備,但軍備是兼容的:一個國家制造的彈藥可以武裝另一個國家制造的系統(tǒng)。
報道還稱,俄烏沖突消耗了大量的各種射彈,西方國家向烏克蘭部隊提供了北約標準的武器。但這些“捐贈”使得歐盟國家的武器庫存減少。7月,歐盟宣布在兩年內提供5億歐元的歐盟資金,以促進聯合采購軍備。
報道指出,歐盟將優(yōu)先采購便攜式防空導彈、便攜式反坦克導彈、155毫米大炮及其彈藥。歐盟委員會委員蒂埃里·布雷東當時表示:“考慮到各國的庫存狀況,我們必須迅速采取行動。”
報道還指出,美國是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最多的國家,至今已斥資152億美元用于運送各種武器,主要是“標槍”反坦克導彈以及與北約火炮系統(tǒng)兼容的炮彈和火炮。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發(fā)言人戴夫·巴特勒稱,僅美國一國就提供了80萬顆155毫米炮彈,占西方“捐贈”的四分之三。
報道介紹,美國唯一的炮彈生產設施是位于賓夕法尼亞州斯克蘭頓的通用動力公司工廠,目前每月生產14000顆炮彈。盡管美國軍隊仍有各種炮彈的大量庫存,但五角大樓希望求助于其他生產國,以補充自己和盟國的武器庫同時繼續(xù)幫助基輔。
此外,華盛頓還向烏克蘭軍隊“捐贈”了1400多個“毒刺”短程導彈發(fā)射裝置。這些防空系統(tǒng)使用了40多年,其中一些已經過時,制造商雷神公司于2020年停止生產。這些裝備在烏克蘭的成功促使美國軍方在5月份給了雷神公司一份價值近7億美元的合同,以補充“毒刺”庫存。(編譯/趙可心)
(來源:參考消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