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國總統馬克龍作為歐盟輪值主席國領導人,在歐洲議會所在地斯特拉斯堡的“歐洲未來大會”上發(fā)表演講,提議建立一個比歐盟更廣泛的新政治聯合架構——“歐洲政治共同體”,將英國、烏克蘭等非歐盟國家吸納進來,以拓展政治合作新空間,共同維護歐洲大陸的穩(wěn)定。
一直以來,法國在歐洲一體化進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2017年5月,馬克龍上臺后,發(fā)起關于“歐洲未來”的大討論,內容包括歐洲未來的中長期規(guī)劃、歐洲機構和制度改革等,聲稱“北約正經歷腦死亡”,不能再依靠美國來保衛(wèi)歐洲,要構建獨立自主的歐洲防務力量,從而達到鞏固歐盟凝聚力、提升歐洲集體防御能力的目標。2020年1月,英國“脫歐”后,歐盟面臨國際地緣政治定位模糊、內部機構和制度錯位以及未來發(fā)展方向和動力不足等諸多問題,同時在應對重大危機時凸顯出較大脆弱性。在這種情況下,加強歐盟改革迫在眉睫。
2022年4月,馬克龍連任成功后,立即發(fā)出擴大歐盟的信號,明確表示希望在6月召開的歐洲理事會上以“必要的大膽和勇氣”來討論歐盟的改革事宜。目前,包括土耳其、塞爾維亞、阿爾巴尼亞、北馬其頓、黑山等5個國家已被歐盟列為入盟候選國,烏克蘭近期也向歐盟提出加入申請。此次馬克龍?zhí)嶙h建立的“歐洲政治共同體”,是一個相對外圍和結構松散的組織,其目的是希望與退出歐盟的英國重新建立某種聯系,同時吸引更多國家,意圖在這一新框架內尋找更多合作空間,進一步提升歐盟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同時彰顯法國在歐洲的獨特地位和領導力。
從未來發(fā)展來看,作為歐盟最主要的大國及歐洲一體化進程的發(fā)起者和倡導者,法國必將繼續(xù)推動“歐洲政治共同體”的建立,加快歐洲一體化進程并在其中發(fā)揮領導作用,同時積極尋求其他國家的支持。例如,馬克龍在出席完“歐洲未來大會”后,隨即趕赴柏林與德國總理朔爾茨進行會談,尋求后者對“歐洲政治共同體”的理解,強調雙方要在強大、自主的歐洲框架內共同應對時代挑戰(zhàn)。不過,由于歐洲內部長期以來分歧嚴重,“歐洲政治共同體”的構建又涉及各國較為敏感的主權領域,因此各國的看法和態(tài)度能否統一,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特別是法德兩國,盡管都是歐洲一體化的積極倡導者和推動者,但各有自己的“小算盤”。法國希望以此加強其在歐洲事務中的主導權,進一步提升自身在歐洲甚至全球的影響力,德國則主要希望通過擴大歐洲政治合作,修復和鞏固因英國“脫歐”而損害的歐洲團結,同時限制法國在歐盟的優(yōu)勢地位。可以預料的是,由于各國在對待歐洲一體化的具體方式和程度上存在較大差異,政策落實和具體行動的意愿和力度也不盡相同,構建“歐洲政治共同體”的前景不容樂觀。
(作者:方曉志 國防科技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
(來源:中國國防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