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將在16日發(fā)動“侵烏”戰(zhàn)爭?這是美國情報部門給出的“大膽”預測,并由美國總統(tǒng)拜登告知西方多國及北約的領導人。過去一段時間,西方不斷炒作俄羅斯“即將入侵”,近期除了給出2月16日這個具體日期,美國高官還表示莫斯科可能在北京冬奧會舉行期間發(fā)動襲擊。在一再聲明“無此意圖”的俄羅斯看來,西方此舉非常“荒謬”,甚至是“歇斯底里”。正是在這樣的氣氛下,俄美總統(tǒng)于12日進行了2022年的第一次通話。此次通話應美方要求進行,但美方官員事后說“沒有突破”,俄方則抨擊華盛頓“歇斯底里”式的論調(diào)已達頂峰。由于俄外交部和國防部也收到美方相關部門的對話請求,所以在同一天,兩國外長和防長也通了話。隨著美國國務院發(fā)布新指令,美國正撤離駐烏大使館的幾乎所有工作人員。與此同時,美國領導人要本國公民盡快離開烏克蘭的呼吁引發(fā)20多個國家跟進,一些航空公司也開始禁飛烏克蘭。在一些分析看來,華盛頓的動作就是在“拱火”,正是這樣的舉動及炒作導致烏克蘭局勢急轉(zhuǎn)直下,也讓外界的危機感越來越強烈。
美俄總統(tǒng)通話“沒突破”
俄美總統(tǒng)12日的通話時長1小時2分鐘。會談后,克里姆林宮發(fā)表聲明稱,美國關于“俄羅斯即將入侵烏克蘭”的警告已經(jīng)達到“荒謬”的程度,美國對俄羅斯安全保障建議的反應無視俄方的主要關切。
“俄羅斯披露拜登與普京通話的細節(jié)”,“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wǎng)站以此為題報道稱,俄總統(tǒng)外交政策助理烏沙科夫12日對媒體表示,此次電話會談是在美國官員前所未有地渲染俄羅斯必然入侵烏克蘭的“歇斯底里”氣氛下舉行的。普京批評了西方將烏克蘭軍事化及向其“注入”現(xiàn)代化武器的努力,這些政策對基輔試圖并決心用武力解決該國東部的沖突是有效的鼓勵。拜登在通話中提到將可能對俄實施嚴厲制裁,但這一話題并不是會談重點。
據(jù)報道,普京在通話中表示,西方國家沒有施加應有的壓力讓烏克蘭當局履行《明斯克協(xié)議》,基輔正在為“蓄意破壞”協(xié)議而推行“破壞性”的政策。普京談到西方炒作“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事,他表示,這正在為“烏克蘭武裝部隊可能采取的挑釁行動創(chuàng)造條件”。普京還表示,俄方將認真分析評估美方和北約對安全保障條約草案的回復及拜登本人的關切,并于近期周知各方俄方將采取何種應對舉措。
美聯(lián)社稱,普京原本打算在14日與拜登通話,但美國情報部門認為俄軍入侵的可能性甚高,所以拜登要求提早對話。根據(jù)白宮發(fā)表的聲明,拜登對普京表示,如果俄羅斯“進一步入侵”烏克蘭,美國及其盟友和伙伴將作出“堅決回應”并“迅速讓俄羅斯付出沉重代價”。
據(jù)美國“Axios”新聞網(wǎng)13日報道,拜登政府一名高級官員在電話簡報會上說,白宮感覺俄羅斯的態(tài)度與過去幾周相比“沒有根本性變化”。雙方同意在未來幾天繼續(xù)接觸,但這名官員警告稱,無論如何,俄羅斯都可能決定入侵烏克蘭。CNN稱,美俄雙方均未表示有任何突破。白宮官員認為,這通電話是專業(yè)的和實質(zhì)性的,但沒有根本性變化。美方目前仍“沒有完全了解”普京的最終意圖。
12日早些時候,俄美外長和防長分別通電話,討論烏克蘭局勢。美國防長奧斯汀命令在烏協(xié)助軍事訓練的160名美國國民警衛(wèi)隊成員撤離。11日,奧斯汀還下令向波蘭增派3000名美軍士兵。
20多國呼吁本國公民撤離
據(jù)美國“政治”網(wǎng)站報道,拜登在11日的一場電話會談中告訴西方盟友,普京可能會在16日對烏克蘭發(fā)動襲擊。出席會談的有英國、德國、意大利、加拿大、波蘭、羅馬尼亞、法國及北約和歐盟的領導人。美國總統(tǒng)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11日稱,美國認為普京可能隨時下令入侵烏克蘭,甚至是在20日北京冬奧會結(jié)束前。13日,沙利文再次表示,美方認為俄羅斯本周可能入侵烏克蘭,“現(xiàn)在,俄羅斯隨時可能對烏克蘭展開大規(guī)模軍事行動”。
德國《明鏡》周刊稱,美國中情局和軍方11日通知聯(lián)邦政府與其他北約國家,稱莫斯科最快16日襲擊烏克蘭。美方在秘密簡報中提供了許多細節(jié),包括入侵路線等。不過,《紐約時報》援引美國官員的話稱,雖然情報顯示如此,但也有可能是俄方散布的假信息。
對此,俄外交部發(fā)言人扎哈羅娃回應稱,兩個月來,美國每天都在說俄羅斯即將攻擊烏克蘭。她還點名說,除彭博社、《明鏡》周刊及不知名的美國信源外,沒有人掌握這樣的信息。
據(jù)俄羅斯《觀點報》報道,俄科學院美加研究所專家瓦西里耶夫分析說,本周初,俄國家杜馬將討論向自行宣布獨立的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提供軍事援助問題。烏政府可能會以斷絕與俄外交關系的方式作出回應,緊張局勢可能加劇。這就是為什么美國人認為2月15-16日應該會發(fā)生一些事情。
美方動作不止于此。12日,美國務院要求駐烏大使館的大部分美國工作人員撤離,領事服務自13日起暫停,將在靠近波蘭的烏西部城市利沃夫維持小范圍領事服務。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也宣布將使館工作轉(zhuǎn)移到利沃夫。德國將設在烏中部城市第聶伯的總領事館遷往利沃夫。
據(jù)路透社報道,13日,有目擊者稱,歐安組織(OSCE)在烏克蘭的美方人員開始搭車撤離頓涅茨克。英國同日稱,該組織的英國觀察員也在撤出。據(jù)報道,歐安組織輪值主席國和領導人已通知成員國,一些國家決定轉(zhuǎn)移駐烏克蘭特別監(jiān)察團的本國工作人員。扎哈羅娃13日表示,俄方對此表示嚴重關切。
幾天前,拜登曾敦促在烏美國公民“立即離開”。美國國務院12日表示,波蘭允許美國人在沒有事先批準的情況下通過陸路從烏克蘭入境。到目前為止,陸續(xù)有20多國呼吁本國在烏公民離開,主要有: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挪威、荷蘭、日本、新西蘭、韓國、拉脫維亞、立陶宛、愛沙尼亞、比利時、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瑞典、科威特、約旦、沙特阿拉伯、以色列、葡萄牙、捷克和保加利亞等。
12日,俄羅斯外交部宣布,由于擔心來自烏克蘭或第三國的挑釁,俄方?jīng)Q定優(yōu)化駐烏外交機構(gòu),撤離部分人員。
當?shù)貢r間2月11日,中國駐烏克蘭使館發(fā)布信息,提醒旅烏中國公民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護并密切關注當?shù)鼐謩荨?/p>
外交斡旋仍在繼續(xù)
烏克蘭局勢看起來急轉(zhuǎn)直下之際,美俄又發(fā)生軍事糾紛。美國“弗吉尼亞”級核潛艇12日出現(xiàn)在千島群島附近的俄領海水域,俄方對潛艇采取“適當措施”后,美潛艇“全速駛離”。事發(fā)后,俄國防部就此召見美國駐俄羅斯使館武官。美國國防部隨后否認在俄羅斯領海展開行動。
中國軍事專家宋忠平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表示,該事件凸顯美俄在軍事領域?qū)沟牟粩嗉觿?,但雙方都沒打算讓戰(zhàn)爭爆發(fā),只是彼此警示。外交學院教授李海東也認為,圍繞烏克蘭危機,大國沖突短期內(nèi)出現(xiàn)的概率很低,但烏內(nèi)部戰(zhàn)事爆發(fā)的概率偏高。他提到美國等國開始大規(guī)模“撤僑”,說明前期的干預已經(jīng)給局勢帶來巨大損害,“該拱的火都拱了,剩下的就讓烏克蘭和俄羅斯去承擔”。
12日,烏總統(tǒng)澤連斯基就有關俄羅斯將入侵的報道表示,這類說法太多,希望傳播消息的人給出確鑿證據(jù)。他說,有關消息引發(fā)國內(nèi)恐慌,而恐慌是敵人最好的朋友。同一天,烏總理什梅加爾呼吁烏民眾保持鎮(zhèn)定,不要受敵人挑釁和虛假信息干擾。
但壞消息還是頻頻傳出。13日,烏克蘭廉價航空公司SkyUp一趟從葡萄牙飛往烏克蘭的航班被迫降落在摩爾多瓦,原因是該公司的飛機所有者禁止飛機降落在烏克蘭。前一天,荷蘭皇家航空宣布即日起暫停飛往烏克蘭的航班。法新社稱,行業(yè)分析人士認為,其他國際航空公司可能很快也會這么做。2014年馬航MH—17航班在烏東部沖突地區(qū)附近被擊落事件仍困擾著旅游業(yè)。
長期在烏克蘭從事旅游業(yè)的彭先生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說,目前烏克蘭到中國沒有直航,阿姆斯特丹是旅烏中國公民回國的主要中轉(zhuǎn)地。荷蘭航空公司的決定導致近期原定經(jīng)阿姆斯特丹回國的中國公民被迫取消行程。由于媒體的報道,2月16日前烏克蘭飛往世界各地的機票緊張,甚至從基輔飛往利沃夫的機票價格也大幅上漲。
局勢緊張,歐洲多國政要的外交斡旋仍在進行。12日,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分別與俄、烏總統(tǒng)及德國總理通電話。馬克龍和普京的通話長達1小時40分鐘。14日和15日,德國總理朔爾茨將分別訪問烏、俄。
(隋鑫 譚武軍 柳直 任重 郭媛丹)
(來源:環(huán)球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