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在“基地”組織頭目本·拉登被擊斃10周年之際,美國與其他北約伙伴開始從阿富汗全面撤軍并計劃在9月11日前完成,以紀念美國遭遇“9·11”襲擊20周年。用這樣兩組數(shù)字標識10年來美國最大規(guī)模撤軍行動實為一種精神勝利法,用4個多月來結束美國歷史上陷入最長的一場戰(zhàn)爭實不輕松,而美軍撤離后的阿富汗何去何從,將成為一個巨大懸念。
綜合外電報道,1日當天,美國開始撤出在阿富汗的2500名軍人;2日,美軍還向阿富汗軍隊移交位于赫爾曼省的一座軍營。阿富汗官員表示,美軍撤離行動其實此前幾天已經(jīng)啟動。根據(jù)計劃,美國和參與阿富汗安全支援使命的北約成員共計萬余人將在“9·11”20周年前完成撤離,包括德國1300人、意大利895人、英國750人和土耳其的600人。
報道稱,2500名美軍只是可公開數(shù)字,還有數(shù)百名特種部隊及規(guī)模不等的其他名目下的美國安全人員也將一并撤離。為了確保安全撤離,白宮和五角大樓嚴格保密撤離計劃,只通過百分比顯示進度,還向阿富汗派出650名陸軍游騎兵進行掩護和策應,配備了用于壓制敵方襲擊的火炮和火箭系統(tǒng),在阿拉伯海和波斯灣部署“艾森豪威爾”號航母和數(shù)架B-52戰(zhàn)略轟炸機進行威懾。
據(jù)特朗普政府與塔利班去年2月達成的協(xié)議,美軍等外來力量應在今年5月1日前完成撤離。拜登政府上臺后重新評估形勢,并于4月中旬敲定目前的撤軍安排,表達了堅決結束這場災難性戰(zhàn)爭的強烈意愿。盡管塔利班武裝對美國未能如期撤軍表示不滿,但是截至目前,尚未采取任何針對美軍的成規(guī)模襲擾。
從邏輯和常理上判斷,塔利班不會因美軍撤離略有延誤大打出手,反倒樂意創(chuàng)造條件將這些不速之客禮送出境,以便后面放手對付失去西方國家保護的阿富汗政府及其他權力角逐者,無論通過口舌較量還是進行槍炮對話。過去幾周內,塔利班與阿富汗政府軍交火相當頻繁,雙方也各自宣稱戰(zhàn)果卓著。這種與美軍撤離并行的兩派交戰(zhàn)已預示了可怕前景:美軍完成撤離之日,可能就是阿富汗內戰(zhàn)全面升級之時。
事實上,阿富汗一直處于外戰(zhàn)加內戰(zhàn)的交織狀態(tài),即便在塔利班武裝與美國及阿富汗政府進行雙軌談判期間,阿富汗這兩大主要對手的“全武行”也未曾停歇。雙方圍繞未來國家控制權的爭奪已歷20年,很可能在美軍徹底撒手后展開命運攸關的大決戰(zhàn)。
美國自己都對阿富汗的未來缺乏信心,一個細節(jié)即可表明白宮對未來失去阿富汗的憂慮:美軍撤離時,大部分裝備物資分別向歐洲、亞太和中東三大戰(zhàn)區(qū)轉運,部分運送成本過高的裝備留給阿富汗政府軍,還有約1300件重要但又不值得運走的裝備,美軍寧可銷毀也不交給阿富汗政府軍,因為擔心它們最終成為塔利班的囊中之物。
20年前美國“沖冠一怒”對塔利班訴諸戰(zhàn)爭,像被激怒的公牛沖進阿富汗這個著名的“帝國墳場”。白宮和五角大樓毫無針對性準備的反恐首戰(zhàn),雖然擊潰慣于游擊戰(zhàn)的塔利班,但也自我麻痹而又匆忙發(fā)動伊拉克戰(zhàn)爭,最終使美國雙腿陷入兩個戰(zhàn)爭泥潭。僅阿富汗一地,20年間美國就損失資金2.26萬億美元,24420名士兵陣亡,3800名私人安保承包商雇員死亡,20666美軍官兵受傷,另有1144名北約伙伴國軍人殞命。
與2010年撤離伊拉克不同的是,美國放棄阿富汗極其匆忙和狼狽,特朗普為了急于與塔利班媾和,不惜動議邀請其領導人做客白宮,不惜在和約中承認塔利班的合法和執(zhí)政地位。美國將“一國兩府”的事實強加給阿富汗,為自己抽身后阿富汗兩大死敵的爭權奪利添加了新的禍根。
并非所有力量都希望美軍走人。潰而未絕的“基地”組織日前宣稱,將全面發(fā)動攻擊阻撓美國撤軍。理由很簡單,“基地”通過反復襲擊美國目標才將其誘入戰(zhàn)爭陷阱,當然不愿意看到美國輕易脫身。盡管塔利班承諾將不允許“基地”等恐怖和極端組織以阿富汗為根據(jù)地襲擊美國及其盟友目標,但是,這些昔日“道友”未必服從塔利班的號令。美軍撤離后的阿富汗在內戰(zhàn)延續(xù)之外,恐怖組織重新做大并四面出擊,也著實令人擔憂。
當然,阿富汗再次天下大亂也不符合美國的戰(zhàn)略利益。美國尤其不希望自己扶持的樣板政府垮臺,不希望塔利班神權統(tǒng)治再次一統(tǒng)江山,不希望這里成為恐怖主義死灰復燃的沃土。然而,過去20年美國都沒能搞定阿富汗,撒手后又如何左右這個國家的戰(zhàn)爭與和平?
塔利班經(jīng)過多年戰(zhàn)爭歷練,盡管也衍生出溫和派,盡管在某些方面已略作開放,但本質上是一個追求政教合一神權統(tǒng)治的軍政一體組織,與主張教俗分離和族群平等的阿富汗政府完全是兩個“物種”。指望雙方在美國撤軍后和平相處、和平分權,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不現(xiàn)實的。
馬曉霖(浙江外國語學院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