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2月23日發(fā)表一篇題為《美國軍隊打造全世界最強大激光武器》的文章,文章稱,美海軍正在制造迄今為止(功率)最強大的激光武器,其功率是以前使用的激光武器的100萬倍。這種新型激光武器不是靠激光束熔化目標,而是能用脈沖激光束將目標即時分解。全文摘編如下:
據《新科學家》周刊報道,新型激光武器將基于發(fā)射短時間、間歇性脈沖激光的技術研發(fā)。盡管該技術已經在實驗室中使用,但美海軍的意圖是讓這種激光武器技術變得更加密集(射速更快)和強大(威力更大),能夠瞄準和攻擊遠程目標。
截至目前,現(xiàn)役激光武器都是產生連續(xù)激光束,讓激光束(光斑)一直停留在目標(的特定部位)上直到將其熔化。這類激光武器的首個武器由美海軍在2014年制造,不斷改進后最終發(fā)展為LWSD(“激光武器系統(tǒng)演示器”)系統(tǒng)(已安裝到美海軍“波特蘭”號船塢登陸艦上——本網注),這是一種艦載激光武器,已在2020年5月進行了不同的測試。但正在研發(fā)的這種新式激光武器被稱為“軍用平臺超短脈沖戰(zhàn)術激光器”,看起來更像是科幻電影中的激光武器,發(fā)射的是類似于子彈的光脈沖。而且它能在比眨眼更短的時間內達到相當高的輸出功率:與LWSD可以產生的150千瓦級激光束相比,它可以在200“飛秒”(1飛秒只有1秒的千萬億分之一——本網注)內產生數(shù)兆瓦級功率的高能脈沖激光束。
普通激光束在遠距離上會失去殺傷力,因為光束會(因大氣衰減作用)擴散。但是,超短脈沖光束可以轉換為光的自動聚焦脈沖(又稱“孤子”),可將空氣變成透鏡,從而不斷地重新聚焦脈沖,而且它的力量將是巨大的:不是靠激光束熔化目標,而是能用脈沖激光束將目標即時分解。實際上,不同行業(yè)使用該技術來非常精確地穿透金屬,但始終要在很近的距離內進行。
此外,新式激光武器試圖利用激光制造電磁脈沖效應(EMP)。當攻擊金屬目標時,激光脈沖會迅速使電子加速,移動的電荷會產生足以破壞附近電子設備的射頻能量。這種現(xiàn)象在實驗室中已經得到驗證,在該環(huán)境中EMP會影響測量儀器。足夠強大的EMP可以通過破壞其控制系統(tǒng)來擊落無人機或導彈。
《新科學家》的報道證實,該武器原型已委托美國企業(yè)阿奎斯特公司制造,該公司將在明年8月交付和展示該設備,然后美國軍方將決定是否繼續(xù)開發(fā)這種武器。
激光武器旨在對付小型、快速移動的目標,例如無人機或導彈。如果以人為目標,則會引起灼傷效應,但與傳統(tǒng)武器相比,其攻擊精度高且(附加)破壞性較小。(編譯/王露)
(來源:參考消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