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wǎng)12月19日消息(記者周宇婷)據(jù)日本媒體11月13日報道稱,德國國防部長卡倫鮑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為加強與日本、澳大利亞、美國等國家的合作,德國計劃近期向印太地區(qū)派遣一艘護衛(wèi)艦。日本媒體由此聲稱,這是德國想要加入“對華封鎖網(wǎng)”的明確表態(tài)。那么,德國是否真的想要加入所謂“對華封鎖網(wǎng)”?中國又該如何應對?就相關話題,記者專訪軍事專家金一南。

資料圖:德國國防部長卡倫鮑爾
主持人:據(jù)日本媒體13日報道稱,近期德國正計劃向印太地區(qū)派遣一艘護衛(wèi)艦,您認為德國此舉有何意圖?
金一南:德國此舉,很大程度上是要緩和與美國的關系。近年來,美國對德國的意見很大。因為德國的國防投入,沒有達到國民生產(chǎn)總值2%的比例,不符合北約成員國允諾的標準。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德關系一直很緊張,美國已經(jīng)潛在地把德國當做自己的對手了。并且,美國已經(jīng)做了這樣的認定:將來一個獨立的歐盟,一個不聽話的歐盟,一定是以德國、法國為軸心的,而核心就是德國。德國人也了解美國的心理,以特朗普為代表的這一屆美國執(zhí)政班底,竭盡全力對中國施壓,想方設法遏制中國這個未來的最大對手。現(xiàn)在,德國為了減輕美國對他的不滿,為了迎合美國人,通過參加所謂美、日、澳、印的軍演,向美國示好,做出配合美國的姿態(tài),以減輕美國對德國的壓力,最大程度地緩和與美國的關系,同時也想進一步拉近和日本的關系。

資料圖:特朗普與德國總理默克爾
主持人:德國此舉主要是為了緩和與美國的關系,但日本媒體稱,雖然英國和法國都已決定向印太地區(qū)派遣軍艦,但德國對于在歐洲以外地區(qū)作戰(zhàn)比較謹慎,派遣護衛(wèi)艦到印太地區(qū)更是罕見。日本媒體由此認為,這是德國想要加入所謂“對華封鎖網(wǎng)”的明確表態(tài)。您怎么看待這樣的輿論?
金一南:對德國的這個舉動,日本人評論得比較多,美國評論也比較多,他們把德國派一艘護衛(wèi)艦參加印太地區(qū)的聯(lián)合軍演,上升到很高的高度來看待,認為是德國人加入了“對華封鎖的包圍圈”,或者“對華封鎖的網(wǎng)絡”。實際上,派一艘護衛(wèi)艦參加軍演,并不能說明德國就參加了對華的封鎖。我認為,它這只是一個個別行動,不是出于國家戰(zhàn)略利益的戰(zhàn)略判斷或者戰(zhàn)略行動;它派一艘軍艦是戰(zhàn)術性質的,主要的目的,就是投美國所好,想緩和與美國的關系。盡管日本十分希望把德國的戰(zhàn)術行為上升到戰(zhàn)略行為,但是德國人并沒有這樣的表示。一個國家的戰(zhàn)略判斷,包括它的戰(zhàn)略部署,還沒有到“派一艘護衛(wèi)艦就能達成目標”的程度。所以,對德國這艘護衛(wèi)艦出現(xiàn)在美、日、澳、印演習隊伍里,德國人表現(xiàn)得比較低調,反而美、日、澳很是興奮,故意從“對華的封鎖”“包圍圈”角度解讀,宣稱自己“朋友越來越多了,伙伴越來越多了”,渲染“中國越來越孤立了”等。對于這些論調,我覺得,我們要分析明辨,絕不被其牽著鼻子走。
主持人:當前,中德關系不斷迸發(fā)新的活力和潛力,迎來新的機遇。我們看到最近的一些新聞是這樣的,諸如《新冠肺炎疫情催生中德兩國密切的交流合作》《中美關系緊張之際,中德關系迅速升溫》《中德關系將升級,目前是發(fā)展中德關系的最好時機》等等。所以是不是可以說,德國并不想讓中德關系出現(xiàn)重大倒退?
金一南:是這樣的。德國也知道,中國并不會因為它派來一艘護衛(wèi)艦,就使中德關系出現(xiàn)重大影響,導致中德關系出現(xiàn)重大倒退。如果真的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它也不會來了,正是因為它知道派遣軍艦不過是向美國示好而已,所以它才來了。我認為,最大限度地討好美國,最大限度地避免得罪中國,可能是德國以后要走的一條路線。

資料圖: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
主持人:最近一段時間,英國、法國和德國都已決定向印太地區(qū)派遣軍艦。英國海軍最快明年初,將向西太平洋長期派遣以“伊麗莎白女王”號為核心的航母打擊群,日本、法國和美國計劃明年在日本的離島,首次舉行海陸兩棲聯(lián)合軍演,德國也宣布向印太派遣護衛(wèi)艦。這些跡象是否表明,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又要再次凝聚起來了?
金一南:北約如果要真正凝聚到一起,其實很難。作為北約,要想達成最緊密的團結,必須有一個共同的敵人。共同的敵人,是每個聯(lián)盟成立的一個關鍵要素。北約的共同敵人,過去是蘇聯(lián),現(xiàn)在蘇聯(lián)沒有了,解體了,今天變成了俄羅斯。那么,俄羅斯是不是北約共同的敵人呢?美國說是,英國也說是,法國在猶豫,德國說不是,這就是它們內(nèi)部所產(chǎn)生的分歧。他們中的一些國家,并不認可俄羅斯就是自己未來的假想敵,就是共同的敵人。這一點,對北約凝聚到一起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一直以來,德國、法國都有一個夢想,希望歐洲實現(xiàn)完整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上的獨立,希望一個真正獨立的歐洲站立于世界舞臺。但是,歐洲如果想自立,那么歐洲在軍事方面的獨立是一個必要前提。沒有哪一個國家或者國家間的集團,政治上自立了,卻沒有足夠的軍事力量來做支撐,那是不可能的。歐洲政治上想自立,經(jīng)濟上有了歐盟也還可以,關鍵就是軍事上沒有獨立的力量。北約是美國人指揮的,北約司令部的司令都是美國人,所以德國和法國夢寐以求的目的,直到今天都沒有辦法實現(xiàn)。但是有夢想,它要想往前推動,就要有實際的行動。今天的德法兩國,依然在做歐洲成立獨立歐盟部隊的夢想,希望歐洲擁有一支擺脫北約指揮的部隊。英國卻不一樣,英國為什么脫歐呢?從根本上來說,英國覺得自己跟美國是一體的,不愿意跟這些歐洲國家混在一起。今天,不要看德國在向美國示好,法國在向美國示好,實際上都是各懷目的,它們的最高目的,還是一個獨立的歐洲,對于這一點,他們是不會變的。

資料圖:有消息稱,法國“戴高樂”號航母將于明年5月份參加美、日、法三國在日本離島舉行的聯(lián)合軍演。
主持人:那么,面對西方媒體聲稱的所謂“對華包圍圈”之說,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金一南:我覺得,首先從精神上不能被人包圍,那些人都在說“包圍圈”,我說包圍圈在哪兒呢?怎么包圍的?今天,他們沒有辦法對中國進行包圍。他們所謂的“包圍圈”,只是存在于一些冷戰(zhàn)專家的夢想之中,我說你實際畫個圈出來看看,你包圍圈的起點在哪兒?終點在哪兒?支撐點在哪里?畫都畫不出來。所以從今天來看,他們聲稱的所謂“對華包圍圈”根本沒有形成,也形不成,任何時候都無法形成對中國有效的包圍圈。當然,做這個夢的人很多,美國人做這個夢,日本人做這個夢,包括臺灣地區(qū)一些人也在做這個夢,他們都想把中國大陸包圍了。我說,請他們醒醒吧,這是絕對不可能的,它們實現(xiàn)不了,永遠做不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