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太空領域發(fā)展)從0到60,真的很快。”據《太空新聞》報道,美國太空軍司令約翰•雷蒙德12月17日宣稱,中國在太空領域的跨越式進步引發(fā)了(美國)“國家安全擔憂”。
報道稱,約翰•雷蒙德在當天的一場線上活動上說:“幾十年前,他們(中國)在太空領域中還不是大玩家,現在絕對是了。”雷蒙德說:“他們有一個非常強大的計劃。”

雷蒙德 資料圖
雷蒙德聲稱,中國正在發(fā)展尖端太空系統(tǒng),以努力與美國的太空實力相抗衡。他還宣稱,對所謂的“國家安全”而言,更令人擔憂的是,中國在尋求一種技術,可用作武器來對抗美國的衛(wèi)星。
值得一提的是,在雷蒙德發(fā)表上述言論之際,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qū)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在今年7月24日的外交部例行發(fā)布會上,曾有記者提問:“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昨天發(fā)射升空,有外媒認為中國躋身火星探測行列是為了加大對太空主導權的爭奪。你對此有何回應?”當時,外交部發(fā)言人汪文斌回應稱,一些媒體認為中方有關航天活動是為了搶奪太空主導權,這種解讀并不正確。科學技術的進步本來就應該服務于全人類的和平與共同進步。中國的航天事業(yè)是人類和平探索和利用外空努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完全用于和平目的。正如中國國家航天局負責人介紹的那樣,中方探測和研究火星的出發(fā)點是為了提高人類對宇宙的科學認知,擴展和延伸人類活動空間,推動人類文明可持續(xù)發(fā)展。太平洋足夠大,完全容得下世界各國;宇宙更是廣袤無邊,完全容得下各國共同探索與合作。事實上,1996年以來,幾乎每個發(fā)射窗口都有火星探測器發(fā)射,今年更是迎來多國齊聚火星發(fā)射窗口、開啟深空探測的新高潮。
汪文斌還表示,中方愿同世界各國在相互尊重、開放包容、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開展航天領域國際合作,為人類探索宇宙奧秘、和平利用太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來源:環(huán)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