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huán)球網報道 記者 王歡】沖繩5月15日迎來了從美國施政權下“回歸”日本本土47周年。雖然沖繩民眾希望實現“沒有基地的沖繩”,但在占日本國土面積約0.6%的沖繩,集中了約7成駐日美軍專用設施。沖繩知事玉城丹尼發(fā)表談話稱“縣民經歷眾多艱辛,取得了‘回歸’的勝利。在令和這一新時代,將全身心地投入解決減輕過重基地負擔等問題”。
據日本共同社5月15日報道,圍繞美軍普天間機場搬遷至沖繩縣名護市邊野古地區(qū),日本中央政府2018年12月啟動向沿海地區(qū)投入沙土的工作。毗鄰的美軍施瓦布軍營門前,抗議活動持續(xù)。
在2019年2月實施的縣民投票中,反對填海造地的意見超過7成。玉城談及這一結果批評說,“中央政府絲毫不顧壓倒性的民意,正在強行施工。憲法規(guī)定的國民主權、民主主義和地方自治受到了威脅”。
沖繩的駐日美軍專用設施截至2019年1月約為18496公頃,較1972年回歸時的約27893公頃有所減少。但整頓與縮小的速度比本土遲緩,向沖繩的集中度從約58.8%上升至70.3%。
在沖繩本島,呼吁實現沒有美軍基地的沖繩的“和平游行”將于17日至19日舉行。
1945年6月,美國軍隊攻占沖繩島。1952年《舊金山和約》生效后美軍仍占領該地,并在島上修建機嘗導彈基地和兵營。沖繩人民從50年代初開始展開回歸運動。1960年4月28日成立“沖繩縣復歸祖國協議會”。1963年4月28日,開展“沖繩復歸祖國日”活動。日本本土也配合沖繩人民舉行長達100天的海上、陸上示威游行。
在日本人民斗爭的壓力下,美日兩國政府開始商討沖繩歸還問題。1965年11月,日本前首相佐藤榮作訪美,與美國總統(tǒng)約翰遜討論沖繩歸還問題。1969年11月,佐藤榮作再度訪美,與尼克松總統(tǒng)發(fā)表聯合聲明,定于1972年把沖繩行政權交還日本。1971年6月,美日簽訂《沖繩歸還協定》,規(guī)定美國放棄對沖繩的施政權;自協定生效日起的5年內,日本向美國支付3.2億美元,作為接受美國設施、基地工人退職金和撤除特種武器等的費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