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4月8日與到訪的土耳其總統(tǒng)埃爾多安在莫斯科舉行會談。雙方同意按計劃落實S-400防空導彈系統(tǒng)出售協(xié)議,并將在高科技軍事技術等領域開展合作。
請關注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的詳細報道——

土耳其不顧美國反對堅持從俄購買防空導彈系統(tǒng),雙方還將在高科技軍事技術等領域開展合作——
俄土緣何加強軍事合作
■彭 況
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4月8日與到訪的土耳其總統(tǒng)埃爾多安在莫斯科舉行會談。雙方同意按計劃落實S-400防空導彈系統(tǒng)出售協(xié)議,并將在高科技軍事技術等領域開展合作。
作為北約成員國的土耳其從“敵國”手中購買武器,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細究一下事件的來龍去脈,倒也不足為奇。
土耳其在防空問題上不是沒有找過美國以及其他北約盟國。2013年,為應對敘利亞局勢變化帶來的安全挑戰(zhàn),北約應土耳其請求,安排美國、德國和荷蘭在土敘邊境的阿達納市、卡赫拉曼馬拉什市和加濟安泰普市分別部署兩套“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tǒng),以保護土耳其領空安全。
但這樣的舉動遠遠滿足不了土耳其的需求。一方面,這些防空系統(tǒng)沒有一套掌握在土耳其自己手中,土耳其軍人甚至根本摸不到“愛國者”的邊;另一方面,就連這樣的部署也只是臨時的,2015年后,三國相繼撤出“愛國者”反導系統(tǒng)。盡管土方曾尋求向北約購買導彈防御系統(tǒng),但雙方在價格和技術轉讓方面立場差異較大。土耳其并不想一直受制于人,所以才轉向俄羅斯尋求合作。
對土耳其送來的這份大禮包,俄羅斯自然選擇笑納。這筆總額25億美元的大單,不僅有助于俄羅斯緩解美國經(jīng)濟制裁的壓力,還能提升自身裝備的口碑。更重要的是,通過與土耳其的軍事合作,俄羅斯既可以改善自身地緣政治環(huán)境,又能在土耳其與北約之間塞入一枚楔子,收到“一石多鳥”之效。因此,俄羅斯不僅為這筆訂單提供出口信貸支持,同意交付后由土方人員操作,還應允與土開展技術合作,協(xié)助土方生產(chǎn)防空導彈。俄羅斯還表示,即使美國批準向土耳其出售“愛國者”反導系統(tǒng),也不會影響俄羅斯向土耳其提供S-400系統(tǒng)的合同。
土俄之間的軍事合作自然令作為北約盟主的美國大為不快。在不久前的北約峰會上,美國副總統(tǒng)彭斯針對土耳其從俄羅斯購買S-400系統(tǒng)一事警告說,土耳其“必須”作出選擇,是希望繼續(xù)成為北約的重要一員,還是要通過這一“魯莽的決定”來破壞這個同盟。土耳其方面則明確表示,從俄羅斯購買S-400系統(tǒng)已成定局,土耳其不會妥協(xié)。
其實,土耳其從俄羅斯購買S-400系統(tǒng),既有對美施壓希望美國降低報價的意圖,也有“不蒸饅頭爭口氣”的成分。
當年北約接納土耳其入伙,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地緣政治的考慮,在許多問題上仍一直將之視為另類,不肯對其真心相待。對土耳其而言,鬧心的事兒遠不只是反導系統(tǒng):被土耳其視為最大國內(nèi)威脅的庫爾德人武裝,美國以打擊恐怖主義的名義為其提供支持;被土耳其總統(tǒng)埃爾多安指稱為2016年政變幕后主使的居倫,自1999年起就居住在美國,美方卻對土耳其提出的引渡要求視而不見……
此外,在經(jīng)濟領域,土俄與土美之間也是冰火兩重天。土俄之間,兩國設定了將年雙邊貿(mào)易總額提升至1000億美元的目標。俄經(jīng)由海底管道向土耳其供應天然氣、并進一步輸送至歐洲南部的“土耳其溪”管道項目,已經(jīng)完成海底部分,陸地部分預定今年開工建設;由俄羅斯承建的阿庫尤核電站將是土耳其第一座核電站,第一座反應堆有望于2023年投產(chǎn)。
相比之下,美國不僅在去年宣布把針對土耳其鋼鋁的關稅提高一倍,還以土耳其逮捕和審訊美籍牧師布倫森為由對土實施經(jīng)濟制裁,引發(fā)土耳其里拉暴跌。這些“美國優(yōu)先”的政策使本就困難重重的土耳其經(jīng)濟雪上加霜。
綜觀各方面因素,除非國際與地區(qū)形勢發(fā)生重大變化,土俄雙方都有將軍事合作繼續(xù)下去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