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5月24日發(fā)布了美國密歇根大學韓國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員方?。ㄒ簦┳珜懸黄恼?,題為《中國和日本現在似乎更加友好,但雙邊關系真的緩和了嗎?》?,F將文章摘要如下:
近期,朝鮮主導了國際媒體的大部分注意力,特別是自4月27日朝韓峰會以來。這使得人們對亞洲其他地區(qū)的地緣政治變化基本上都視而不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其中包括中國與日本關系的明顯緩和。
文章稱,近年來,雙邊關系一直緊張,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中日兩國對釣魚島的主權爭議。
4月中旬,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前往東京。這是8年來中國外長首次訪日。此前,日本外務大臣河野太郎曾于1月底訪問北京,也是近兩年來對中國的首次訪問。

圖為在中國釣魚島附近海域航行的中國海警船編隊
文章評論稱,中國和日本的關系長期以來一直很動蕩,但這次是真的緩和了嗎?一些評論員強調,201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其他人指出兩國關系顯然是在“重啟”。
文章表示,中日關系的哪方面會出問題呢?
中日在領土主權問題上態(tài)度強硬
一些分析人士警告說,2018年可能會是2008年的翻版。當時,中日兩國領導人在日本舉行會晤。兩位領導人發(fā)表聯合聲明,承諾兩國將建立“以共同戰(zhàn)略利益為基礎的互利互惠的關系”。
文章稱,2010年9月,中日關系由于釣魚島問題趨于緊張后,這種合作氣氛迅速消失。領土爭端是雙邊關系中經常出現的一個主題。
文章稱,中日兩國花了近10年的時間來達成一個協議,以建立一個海上和空中聯絡機制,防止意外遭遇。對中日發(fā)展更加密切的關系持樂觀態(tài)度的人必須要接受這一事實,一直存在的領土主權問題將使兩國無法實現真正的關系和解。
民族主義并不意味著雙方會開戰(zhàn)
文章評論稱,很明顯,有理由低估會加劇領土爭端的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政府在支持民族主義方面不會無所顧忌。實際上,他們更愿意通過監(jiān)管那些可能會使雙邊關系復雜化的行動來調解民族主義情緒。換言之,政府對什么行動可以支持,什么行動必須阻止是非常有辨識力的,盡管這些行動都是服務于民族主義國家大業(yè)的。其他學者也證實了政府這種有選擇性地容忍和壓制民族主義的行為。
文章稱,因此,那種把民族主義與戰(zhàn)爭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常規(guī)看法過于簡單化了。在評估當今中國與日本的局勢時,有理由避免這種過于簡單化并重視雙邊關系的緩和。盡管領土主權問題肯定還會再次主導雙邊議事日程。(編譯/許燕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