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月13日報道稱,就在這么多人質疑是否應當允許特朗普總統(tǒng)靠近核按鈕的同時,他卻要研制新的核武器并擴大這些武器使用的情形。這種行為改變了美國實施多年的核政策,也使其他國家更難以被說服控制自己的核野心或者徹底放棄這些野心。
報道稱,由《赫芬頓郵報》公布并得到本報證實的《核態(tài)勢評估報告》草案顯示,就在特朗普試圖迫使朝鮮放棄核武能力、確保伊朗永遠得不到核武器的同時,他本人卻準備公開發(fā)布一項新政,使美國表態(tài)要加大在這些武器上的投入。
這項新政的一個主要不同在于計劃制造低當量核武器。其理由在于,多數現(xiàn)代武器都威力太大,大家認為它們根本不會使用,因此就需要低當量核彈頭來保持有效的威懾。這套邏輯非常愚蠢。
美國已經有巨大的核武能力和常規(guī)武器能力。此外,專家說,沒有跡象顯示,所謂的更好用的低當量核武器能迫使敵人表現(xiàn)得更為順從。擴大美國的武器庫無疑將使其他國家也尋求相應擴大本國的武器庫,并且提高核武落入恐怖分子之手的幾率,增大偶然戰(zhàn)爭的風險。如此投入巨資也不大可能令我們更好地應對明天的威脅。

圖為美國B61-12型核彈。
這項建議中的政策稱,采取更強硬的核姿態(tài)是必須的,因為世界現(xiàn)在更危險。
按照1968年簽署的《核不擴散條約》,美俄兩國取得了顯著的盡管還不充分的進展。進一步削減核武器的談判近年來停滯不前,原因是俄羅斯感到美國超級常規(guī)武器庫構成的威脅而更依賴核武器。
奧巴馬總統(tǒng)把可以使用核武器的情形縮減到“極端情況”,并且排除對多數無核國家使用核武器的可能。特朗普的政策也談到“極端情況”,但卻危險地把定義擴大到包括“重大的非核戰(zhàn)略襲擊”,這意味著用核武應對網絡、生物和化學武器襲擊。
直到特朗普上任以前,沒有人能想象美國將再次使用核武器。美國的常規(guī)軍力足以應對多數威脅。但是,特朗普卻如此撼動了這種正統(tǒng)觀念,以至于國會已經開始討論他啟動核武器的單方職權。擴大美國可以使用核武器的條件還可能使其他核武國家為自己使用核武器找到理由。這樣的風險世界無力承擔。
另據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報道稱,特朗普政府的新計劃讓核戰(zhàn)爭的可能性變大。
特朗普政府的核政策制定者已經鎖定他們對核未來的看法。總的來說,這是對前幾任政府的舊思維進行舊調重彈,但是它有一個關鍵的不同之處非常顯眼:在與俄羅斯和其他國家的對抗中,美國做好了在早期率先使用核武器的準備。
令人驚訝的是,特朗普政府的核政策制定者把核禁忌連根拔除,自欺欺人地認為和前幾任總統(tǒng)相比,核武器在現(xiàn)任政府手里要有用得多。他們表示,在與俄羅斯或其他國家尚未越過核界限的沖突中,美國做好了率先使用核武器的準備。
這是不必要的,因為美國擁有足夠強大的常規(guī)武裝力量來擊退俄羅斯的侵略;這種政策也是魯莽的,因為它所做的只是增加了鋌而走險邁入核戰(zhàn)爭的風險。
新的《核態(tài)勢評估報告》失去理智的地方在于,它指出如果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下令對美國及其北約盟友發(fā)起非核戰(zhàn)略進攻的話,美國核武器應當發(fā)揮威懾作用——如果威懾失敗的話,應當擔負起攻擊俄羅斯的任務。
在什么樣的情況下,俄羅斯進攻會導致美國有理由發(fā)動核打擊?文件稱是針對平民和基礎設施的非核戰(zhàn)略攻擊。
不過美國提出使用新的低當量核武器來回應其民用網絡所面臨的日益增長的威脅,這樣的想法尤其糟糕。特朗普政府的新政策顛倒了角色,把率先使用核武器的責任推給了美國。五角大樓作繭自縛,以這種方式跌入了陷阱,幾乎輕輕松松地讓俄羅斯脫身。
原標題:美媒批特朗普核武新政邏輯愚蠢 或將徒增核戰(zhàn)風險
原鏈接:http://www.xinhuanet.com/mil/2018-01/15/c_129791039.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