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光棍節(jié)”前夕,記者走訪了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科技大學等多所高校,隨機調查了341位大學生的戀愛狀況發(fā)現(xiàn):四成來自農村的大學生,在戀愛問題上缺乏主動,直呼“不配談愛”。(11月10日 《武漢晨報》)
臺海網11月13日訊 據中國網報道,羅素說: 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單純而強烈的三種感情??墒寝r村大學生對愛情的渴望卻沉重了許多,竟然有多達四成的大學生認為自己不配談戀愛。
農村大學生肩負的家庭期望更大一些,在農村考上大學都有跳龍門的意思,或多或少認為自己跳出了農村,為自己贏得了一個好的未來。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在談戀愛的問題上,農村大學生遭遇到現(xiàn)實的無奈。
雖然大學的愛情比較單純,每個人都可以爭取到屬于自己的幸福,但有些農村學生卻有些束手無策。調查顯示,在“你為什么沒有談戀愛”一項問題上,農村大學生均選擇了“經濟上沒獨立”、“覺得自己沒能力給對方幸福”、“不配談戀愛”。
看來,經濟原因是農村大學生不敢談戀愛的重要原因,所說的經濟原因既有不想給家庭增加困難,更多的是對未來生活壓力的擔憂和害怕,至少他們認為物質基礎在以后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暫時無法提供的情況下對愛情產生了猶豫。同時,在談戀愛的問題上,農村大學生與城里孩子相比較,缺乏自信一些。調查結果還顯示:約38.5%的農村大學生在戀愛上不自信。不可否認,與城里學生自信開朗相比,一些農村學生因為各種原因,要自卑一些,農村大學生認為沒有資格談戀愛,就是自卑最直接的體現(xiàn),這種自卑感既來源于自身,也與社會有莫大的關系。
沒有什么能夠阻擋大學生對愛情的向往,農村學生要想成長成才,必須要邁過談戀愛的門檻,面對人一生中最美好的年華和重要的選擇之一,要鼓起勇氣和信心,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何況,連自己的幸福都不敢爭取,又何談報效社會呢?
四成農村大學生認為自己是屌絲,不配談戀愛,給學校和社會敲響了警鐘。表面上看是自信心的問題,深層次的原因卻是城鄉(xiāng)差距拉大、社會貧富不均在學生身上的反映,正是由于農村和城市的鴻溝,帶來了學生在物質和心理上的差距。
要想從根本上解決農村大學生不敢談戀愛的問題,除了要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外,更重要的是縮小城鄉(xiāng)差距,讓農村和城市的孩子共享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成果,在沒有農村和城市的差距后,農村大學生追求幸福才不是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