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線上認親
臺海網(wǎng)7月18日訊(海峽導(dǎo)報記者 劉龍 通訊員 周煜文/圖)近日,漳州市公安局龍文分局“施曉健工作室”收到一面寫有“為民服務(wù)匡扶正義”的錦旗。這是此前尋親成功的小蒲(化名)和他姑姑寄來的。這面錦旗的背后是一個跨越18年的尋親故事。
“我想找我的媽媽,你們能不能幫幫我?”7月5日,“施曉健工作室”收到18歲的小蒲和他姑姑的求助,希望民警能夠幫助尋找自2004年后離散的母親阿芳(化名)。
民警了解到,小蒲自幼父母離異。阿芳離開小蒲時,小蒲只有8個月大。雖然對媽媽沒有任何印象,但可以明顯感覺到,小蒲對見一見母親有強烈的渴望。“越長大就越發(fā)想念媽媽。只希望能和她通通電話,偶爾見見面,不會打擾媽媽的生活。”無助之下,小蒲和他姑姑向“施曉健工作室”求助,并在當?shù)毓簿诌M行了血樣采集。
根據(jù)小蒲姑姑提供的名字、地址信息,“施曉健工作室”民警篩選核查、再篩選再核查……終于,發(fā)現(xiàn)廣西貴港的一名黃姓女子情況與小蒲姑姑描述相符。于是,“施曉健工作室”發(fā)起警務(wù)協(xié)作,在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分局“隋永輝工作室”、廣西賓陽縣公安局刑偵大隊的協(xié)助下,民警最終確定小蒲的親生母親黃某的身份信息,并與黃某取得聯(lián)系。“這么多年了,我很想念我的兒子,無奈文化程度較低,不懂上哪去找孩子。”得知18年未見的兒子有了消息,黃某也按捺不住內(nèi)心的激動。在“施曉健工作室”的幫助下,母子倆相約以線上視頻形式認親。“媽!”7月7日,在線上認親儀式現(xiàn)場,小蒲聲音有些顫抖地喊出了這聲18年都沒有喊過的稱呼。至此,失散18年的母子通過網(wǎng)絡(luò)視頻再次重聚,雙方熱淚盈眶。小蒲也成為“施曉健工作室”助力尋親成功的第1592人。視頻連線中,小蒲對“施曉健工作室”民警的熱情服務(wù)表示感謝:“謝謝你們幫我找到媽媽,圓了我的尋親夢。”
看著失散18年的母子重逢,民警感到十分欣慰。
